作者:曹茜
□本报记者 曹茜
说起万紫巷,上了年纪的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自己和它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万紫巷曾是济南最大的综合农贸市场,不管是鸡鸭鱼肉还是蔬菜海鲜,济南市民总能在这里找到最合适的物品。
时光辗转过去100多年,万紫巷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可它仍然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老济南的“泉范儿”,保存着老济南商区的记忆。
万紫巷东街东首上方悬挂着万紫巷商场的老牌子 记者张刚 摄
1
早年繁荣:曾是济南最早的中西贸易场所
万紫巷南起经二路,位于纬四路和纬五路之间,看民居的门牌号,分为万紫巷西街和万紫巷东街,两街交汇处便是万紫巷商场。
早年,万紫巷附近有一片义地(旧时由私人或团体设置埋葬贫民的公共坟场),义地东面有一大水湾,水湾旁是一片空地。由于可以摆脱税捐,附近的农民和商贩渐渐在这里形成了固定集市。
济南开埠以后,这里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于是,商埠总局将这里修整一番,成为副食品供应基地。
随着胶济铁路的通车,济南城火车站一带热闹起来,当时德国人要求清政府在济南新辟的商埠划出领事驻地并开设为西洋人专用的商场,清政府便将这块多年形成的市场让给了外国人,万紫巷便成为济南最早的中西贸易的场所。
2
几易其名:从“夜猫子市”到“万紫巷”
刚刚形成市场时,商贩们每天凌晨三四点钟便带着商品来出售,早上太阳升起时就收市。那时万紫巷里的市场被称为“夜猫子市”。
市场越来越繁荣,一些商贩为了方便,在这里建起了店铺,越来越多的流动摊点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渐渐形成了街巷,有了房舍。因为靠近大水湾,在这里居住的人给这条街巷取名“湾子巷”。
1910年,清政府将湾子巷交给德国人后,德国人按“湾子”谐音,将这里改名为“万字巷”。
后来,万字巷成为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他们将“万字巷”改名为“鹤字巷”,在商场内开设了20余家洋行、妓院以及海洛因馆。后来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商场,恢复“万字巷”的称谓。这一称谓使用了30年。
最后,人们取“万紫千红”之意,改为“万紫巷”,沿用至今。
3
与时俱进:商场向商品代理、集中配送转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商场、超市遍地开花,万紫巷渐渐寂寞起来。不过,它并没有坐以待毙。
桂女士是这条街上卖蔬菜的老商户,现在,她仍然守在万紫巷的门店里。“现在不比从前了,除了附近的居民,很少有人到这里来买东西。现在像我们这样的散户,在万紫巷还有四五家,一般是给各个饭店供货,我们一直都凭着良心做买卖,不愁没有销路。”
重新装修的万紫巷商场依然保持生机。商场中的工作人员介绍,万紫巷商场是胡姬花、金龙鱼等花生油的济南总代理,目前商场还经营海产品批发等。
万紫巷似乎已经变了,它与时俱进地散发着活力;万紫巷又没有变,它仍然用它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老济南的“泉范儿”,保存着老济南商区的记忆。
相关新闻
济南“老街老屋老村老树”等您来评
5月6日起,本报开展了“老街老屋老村老树”评选活动,市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活动。编辑邮件发送到jinanshibaoquanfan@163.com;来信邮寄地址:济南市经七路28-1号,济南日报大厦201房间,邮编250001;联系电话:0531—82886110;时报微信号:jinanshibao1996。 (记者曹茜)
新闻推荐
皮肤黝黑,身高近1.70米,马尾随意扎在脑后,丰满的胸部……只看外貌,谁都不会觉得被称为阿华(化名)的这名农妇有什么异常。但40年来,因为“双性人”这一特殊的身份,阿华尝尽世间冷暖。阿华对自己的身份认...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