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把成功的最大秘诀归结为留住人才
记者张勇 摄□本报记者 董莉
“你们是正式公司吗?能解决户口吗?”十几年前,黎峰每次走进大学校园,最怕听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身为一家民营软件企业的老总,他既怕招不来人,又怕招来没几天又走了。现在,即便是华为这样的大公司来“挖墙脚”,身为山东金现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老黎也会泰然处 之 , 因 为 根 本“挖”不动。
[成立公司]只有一个人、一台电脑
还没见到老黎时就听人说,因为大学老师出身的缘故,即便是在商海里摸爬滚打了20年,他身上还是一股去不掉的儒雅劲。当被问及当年的创业史,他总爱低调地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但作为一家去年销售额首次破亿元,今年有望达到2个亿的企业,如果不去翻翻当年的创业史,就很难破解它的成长密码。
1994年,黎峰创办了济南现代科技有限公司。用他的话说,那更像一家“抽屉公司”。因为老板、员工加起来就他一个人,固定资产也就一台电脑。干的活是为其他公司做配套项目,即软件开发。
回忆创立公司的缘由,他说当年利用业余时间开发软件,每单活的报酬都是5万元、10万元的,但这笔钱须从银行转账才行,就这样,他注册成立了现代科技公司。
[二次创业]
因为招不来人“愁死了”
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1998年,黎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当时去大学招人,一听是民营企业就很不受待见。”黎峰说,有一次,他对另一家软件企业的老总抱怨说:“愁死了,大学生招不来,就算来了也是走马灯一样,没几天就走了。”没想到,对方回了句:“只有没能力的人才来我们这样的企业,你就认了吧!”
“你可以想象一下,做软件的企业招不来人,怎么撑下去?”黎峰说,那时候的大学生都奔着国企找工作,也有肯来的,但张口就是“能解决户口吗”,这对于一家科技型民营小企业来说是根本办不到的。
这让黎峰悟透了一个道理,一定要留住人才。用他的话说:“人家海尔有品牌,房地产企业有土地,制造企业有设备、厂房,我们软件企业有什么?除了人才就只有人才。”
[留住人才]
华为“挖墙脚”咱都不怕
为留住人才,10年前金现代就提出了“总经理人才计划”。每年选择1到2个骨干,公司与之签订10年劳动合同,同时可以享用一套公司名下的住房。合同期满,住房自动过户到员工名下。
“去年企业效益好,一下子选了5名员工进入计划。”黎峰笑着说,因为房价上涨,现在政策已经调整为30万元的首付款。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多名员工进入该计划,几乎涵盖了公司高管和业务骨干。
为了让年轻人沉得下心,黎峰从去年开始建立“成长课堂”。讲的都是些工作中会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题目。他明白,这种培训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却会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
另外,考虑到第一批进入人才计划的员工已满10年,他又琢(着搞股权激励。“绑定在一起的人越多、越优秀,大家就会越有安全感,企业能发展不好吗?就算是华为来‘挖墙脚\’也不怕。”黎峰说。
[跳跃发展]
一年从1亿“蹦”到2亿
“企业用十几年的时间做到过千万,又用6年时间做到过亿元,而从去年的1个亿到2个亿,差不多今年就能做到。”黎峰说,目前,金现代的客户都是国内500强里的重量级企业,比如国家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中石化,而且在圈内赢得了“电力软件铁军”的称号。
黎峰说,能够做到口口相传的才称得上品牌,让客户提起我们团队的时候,就能联想到这是一支“能够打硬仗,关键时刻能顶得上去,有战斗力”的团队。只有这样,客户才会信任我们,从而放心地把更多任务交到我们手上。
新闻推荐
一家创业时为招一名大学生“愁死”的软件小企业,如今销售收入从1个亿“蹦”到2个亿只需一年时间。面对IBM、甲骨文等洋巨头垄断九成数据库市场,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不仅抢到订单,还...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