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工程长输管网二期工程供热主管网及分支管网
本报11月12日讯(记者 鲁婧)作为《济南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十大行动”实施方案》中环保治理十大工程之一,由济南热力有限公司承建的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工程最长的一段,长达11.3公里的长输管网——省道102(机场路—章丘收费站)供热管道将于本周正式开建。记者今天从该公司采访获悉,待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建成后,可为历山路以东、东巨野河以西的东部老城区提供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成为济南市现有第二大热源。其中,部分片区将于下一采暖季率先享用章丘余热带来的温暖。
●章丘余热有望明年输济
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管网起点为华电章丘电厂,沿省道102至机场路,沿机场路向南至飞跃大道,从飞跃大道沿龙凤山路向南至横四路,沿横四路向东至唐冶西路,沿唐冶西路向南至世纪大道,沿世纪大道向西至工业南路,沿工业南路向西到达终点——东新热电厂。该项目总投资为11.3亿元,将分为两期实施,明年冬天将率先完成部分工程建设并投用,力争2016年完成全部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6.2亿元,实施东区燃煤替代供热长输管网工程,长达28.2公里;二期工程总投资5.1亿元,完成东部城区小型燃煤锅炉替代供热主管网、换热站及支线管网工程,长达15.1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未来热源输送的一条主动脉,主管网管径为1400毫米,将成为济南最粗的供热管道。此外,分支管网也将采用管径为1000毫米和800毫米的大管径管道。
●43.3公里热网输送距离最长
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工程全长43.3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济南市输送距离最长的供热管道。目前,一期工程中的唐冶西路、横四路、龙凤山路热力管网工程已基本完成,世纪大道(绕城高速—凤凰路)、机场路热力管网正在施工过程中。
记者了解到,虽然输送距离长,但由于采用高温水管网建设,管网损耗仅为5%。为进一步降低热损耗,工程还将采用预制保温管提高保温效果。在管网终点附近,济南热力还将新建、改建祝舜路、小鸭、东新、正丰路、唐冶等14座能源站进行换热,实现加压升温。济南热力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远道而来的高温水热源到达东新热电厂后,经过供热主管网、分支管网和换热站,就能向用热单位供热了。
●淘汰77台35吨以下小煤炉
“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管网工程建成后,总计可提供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成济南市第二大热源。”该负责人表示,这些热源将首先替代历山路以东、东巨野河以西区域内的老城区内,采用蜂窝炉、小煤炉或空调采暖的既有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次解决亟需供热的新用户约650万平方米,并替代35吨以下的62台社会燃煤锅炉(供热面积约650万平方米)和15台济南热力自有锅炉(供热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由于无需额外进行生产,因此燃煤消耗不再增加,相当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42万吨标煤,年消减二氧化硫5100吨、氮氧化物1742吨、烟(粉)尘排放1177吨。
据了解,济南热力所辖历山路以东片区内,开户供热面积3800万平方米,近期供热缺口约有1200万平方米,中远期将达到2800万平方米。针对这些供热需求,该公司除引入章丘电厂余热外,还计划启动黄台电厂余热利用项目,最快将于明年实施,可为东部新增24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
“未来,章丘余热、黄台余热、唐冶热源厂乃至西部的北郊热电厂、西部热源厂等热源将实现联网,实现一张热网、统筹调配。”这位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2日讯(记者 王彬)今天上午,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表彰大会暨第八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开幕式在济南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