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铁通讯员梁菲菲报道
本报济南讯记者近日从平安银行济南分行获悉,12月4日,平安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广自助柜员机(ATM)取款“先吐卡再出钞”,有效降低了客户在自助柜员机(ATM)等设备上取款后忘记取卡而带来的吞卡风险。今后在该银行自助柜员机(ATM)取款的客户,可体验到“先吐卡再出钞”的最新优化流程。
据了解,客户在ATM上取款后忘记取卡而导致的“吞卡”问题在国内外银行中普遍存在,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先出钞再吐卡”制造“假吞卡”现象盗取客户资金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在国外,银行都已普遍采取了“先吐卡再出钞”的方式来解决“吞卡”问题。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先出钞再吐卡”的流程导致大量吞卡事件发生,吞卡后卡片取回流程繁琐,影响了客户体验。就平安银行来看,每年吞卡量约14万张,82%的吞卡事件是因为客户超时取卡导致的。银行为保证客户资金安全,被吞卡的客户需要持有效证件,在规定时间内到营业部取卡,他行客户还需要提供发卡行证明、证件才能取卡。对于解决“吞卡”问题,尽管目前国内一些银行采取90秒当场取回、全时段自助取回等补救措施,但仍给客户带来了诸多不便。
此次平安银行对ATM的流程改造,能有效地解决“吞卡”问题,既是与国际接轨,又体现了金融应用更关注“为民便利”的人性化需求。该流程改造能大幅减低吞卡风险,免去了因吞卡而对客户造成的不便和损失。
记者了解到,平安银行从11月21日开始,已在广东惠州分行全面开展流程优化试点,据测算,试点期间惠州分行吞卡量将会同比下降80%。
新闻推荐
□记者田可新实习生孙嘉慈报道本报济南讯12月19日,记者从济南市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调度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市公安局打击危害食药品安全违法...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