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玉娥 见习记者 王化福
在青州,提起青州古筝协会会长、中音琴行经理牛敏,也许大家很陌生,但在潍坊乃至山东古筝届,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十余年间,她教的学生数千名,指导百余名学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有的学生曾入围中国最高级别的CCTV民族器乐大赛(少儿组,山东仅此一名)。在潍坊市举办的最专业最大型的民族器乐大赛上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举办了青州第一次国家级的器乐音乐会。带领12名优秀学员参加过中国文化部组织的奥运会长城助威团……这些成绩让人赞叹不已。
音乐神童偶然走上古筝路
由于受母亲影响,牛敏从小就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上幼儿园时,看到钢琴手风琴等乐器就特别兴奋,老师教过的歌一学就能唱,而且在当时并不识谱的情况下,只要听到首歌就能弹出节奏来。后来父母花了一百多元托人到济南给她买了个电子琴,没事她自己在家弹,街坊四邻的都过来听。 1991年12岁的牛敏进入了当时青州市唯一的一家钢琴教授点——文化馆学习钢琴。而且她上益都师范学习的也是钢琴专业。牛敏说当时自己对钢琴的喜欢简直到了迷恋的程度,自己不听话时只要父母说再不听话就不让学琴了自己就乖乖就范。后来学习古筝纯属偶然。一次牛敏到老师家串门,看到一台从没见过、很特别的乐器,她觉得这乐器特别漂亮、古典,她当时就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随手拨弄了一下,那声音一下子就把她打动了。从此牛敏与古筝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整个青州也找不到一个教古筝的,牛敏托她的老师在潍坊找到教古筝的人,她先是到潍坊学习了半年多时间,很快她感觉潍坊老师的水平已不能满足她了,接着她又打听着在济南学了半年多时间。最后她来到了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古筝专业导师、中国当代杰出古筝表演艺术家袁莎。有了名师的指导,牛敏的古筝技艺水平和艺术修养都得到巨大的提升。学无止境,为了时刻把握住国内最先进的古筝理念,10余年来,只要有机会,每年牛敏都要到北京去学习。也正是这种求学上进的心,让牛敏一直站在古筝发展的最前沿。
创业艰辛为梦想终有回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随着自己古筝弹奏水平的提高,牛敏觉得这么漂亮的乐器,这么美的音乐应该让更多的人来享受。于是牛敏开办了中音琴行教授古筝,当时,青州人对古筝这个新鲜事物并不认可,来报名的更是寥寥无几。牛敏便和老公拖着音箱和古筝在街头弹唱,漂亮的乐器、悠扬的乐曲不时引得行人驻足。古筝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十多年来已培养学生2千多名,从几岁小孩到七十岁老人,从家境贫困的音乐爱好者到企业老总。现在牛敏的中音琴行综合性教学水平在整个潍坊地区是排头兵,古筝演奏在山东也有一定影响。 2014年潍坊市第十届民族器乐大赛上中音琴行载誉归来:张润钰同学在古筝B组一举夺得一等奖的第一名,成绩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王菁、陈乔亚也分别获得儿童古筝B组一等奖和古筝少年A组一等奖,还有三名同学分获二等奖,团队总成绩以绝对优势稳获第一名。中音琴行不仅让青州的音乐爱好者们趋之若鹜,连淄博、滨州、东营、济宁等地音乐爱好者都慕名而来。
德艺双馨育人才传艺术播爱心
在中音琴行的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有一行字:始终拥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懂得如何把自己变成受公众欢迎的人。这是他们的企业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牛敏除了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让学生学到最真实、最现代的古筝知识外,还要求老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她不只注重教学生们技艺,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提升气质修养,还特别重视育人,从感恩、创造、合作、表达四个主题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养。牛敏有个叫张海立的学生,身体残疾,家境贫寒。但却特别喜欢古筝。当牛敏得知她的情况后,七、八年来免费教其学习。如今张海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潍坊市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专项少年组中获得了二等奖。
作为青州市古筝协会会长,牛敏说她现在就想着以后力所能及的回馈社会,古筝让她的人生丰富多彩,她也要尽她所能教给更多的学生,为古筝和器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尽一份力。
新闻推荐
□通讯员 曾宪升 报道2月11日上午,由市美术家协会、市工商联、市中小企业商会联合举办的“翰墨深情,托举希望”——援助李振国书画义捐义购活动,在市广电艺术馆举行,来自北京、济南、青岛、辽宁、潍...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