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5月6日讯 (记者周震)“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学的优势,济南创新谷研的作用,挖掘济南经济开发区产的潜能,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引导社会资源更多地进入产学研融合发展。”4月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到长清调研时,为长清如何实现产学研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4月23日,长清区召开产学研融合发展座谈会,长清区政府与山东师范大学等10所驻济高校、40余家企业、创新谷、西城集团等共同探讨如何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如何将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孵化效应”最大化,是长清区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并求解着的问题。
高校有什么科研人员和技术成果需要转化?企业有什么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最近,长清区驻地高校和企业都收到这样一张调查表。“这次的会议更加务实,真正从细微处解决我们的技术难题。”参加会议的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济南奥图自动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如何充分整合人才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长清区企业创新能力,一直是长清区积极努力的方向。特别是2012年,由10所高校共同参与的长清大学科技园校地联谊会正式成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长清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人员才能发挥的有效途径。从产学研合作迈向产学研融合既有 12 所高校、15 万师生,同时具备有京沪走廊高端产业承载地之称的济南创新谷。4月16日,长清区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人担任组长的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工作要点》,全面启动深层次产学研融合。长清区将发挥三大优势(大学、西投、创新谷);凝聚四大力量(大学师生的科研力量;经济开发区及区内现有企业的创新力量;西投、创新谷及引进各类企业的带动创业力量;国家、省、市、区的政策支持力量);搭建五大平台(长清区、西区、创新谷、高校联席会议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人才需求服务平台;服务企业加速发展综合平台),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快融入中心城区的目标。力争今年实现30-50个产学研项目的融合。
为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长清区从深层次、细微处入手,解决企业技术和高校科技转化需求:定期召开校企地参加的联席会议,搜集、汇总、整理区内外各高校科研项目及其成果转化合作意向以及区内企业在科技、人才、资金方面的需求,并建立数据库;搜集、汇总、整理区内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区内各高校对企业职工的培训能力的要求,并建立数据库;密切同创新谷的联系。对引进的项目跟踪服务,协助其加快各类平台建设;协助将高校师生研究的项目与企业成功对接;协调有意向进入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区的项目加快落地;探索搭建金融服务、各类人才、成果交易、生活服务、产学研商城等综合服务;建设产学研融合发展网站等。
“如果说校地、校企合作的序幕已经拉开,那么创新谷的设立又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高校与企业将由点对点走向面对面的深层次融合,校地合作的大剧即将上演。”创新谷管委会副主任马洪军表示。创新谷根据企业投资实际需求,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孵化器、加速器、总部研发专业园区等三种不同的发展载体,这无疑会为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增添新的动力,高校与企业将由点对点走向面对面的深层次融合。
新闻推荐
银基富润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财富管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投资、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金融服务型公司。目前在北京、天津、沈阳、烟台、济南、大连、昆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