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救助申请窗口,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市民的咨询。
记者王铮 摄□本报记者 王铮
“今年初,我因骨癌截掉了左腿,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后来,我去民政部门求助,不仅得到了低保,还有了免费的假肢。”近日,家住长清区平安街道的王女士乐得合不拢嘴。原来,这是长清区民政局实施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服务。
女子患癌截肢领到“救助大礼包”
3月,患有骨髓癌的王女士治疗失败,不得不截掉左腿,干了多年的工作也丢了。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她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紧接着,丈夫离她而去,一连串的打击让王女士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没了工作,失去了家庭,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没了。我治病还得花钱,这些钱我去哪凑啊?”提起往事,她眉头紧皱。
“有么别有病,没么别没钱,这2件事都让我摊上了。当时,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王女士说,所有的事就像一座座大山,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没办法,她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民政部门身上,出乎意料的是,这最后一根稻草让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来到位于长清区水鸣街的“阳光民生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她介绍相关政策,打了几个咨询电话后,就初步定了一份“救助大礼包”,“包括申请低保、卫生部门的免费居民医疗保险、残联的护理费、妇联的困难妇女救助、团区委的志愿者帮扶、爱心企业救助。”
说到这,王女士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现在,我的低保金已经领了2个多月,还有了医保和义工工作。”她高兴地说,不仅如此,残疾评定已经结束,经权威部门核准为二级残疾,护理补助也快发了。一些青年爱心志愿者还要给她提供上门服务。上周五,区福彩办还为她联系了爱心厂家帮助做免费假肢。
一个服务窗口就可办理所有救助
据了解,长清区民政局在区政务中心和全区10个街镇建设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大厅,并印发了《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清区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长发[2015]6号)文件,有效整合了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残疾人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民政、人社、住建、房产、教育、扶贫、经信、卫计、司法、妇联、工会、残联等十余个部门,形成协同办理的联动机制。
困难群众只需到达一个窗口,就可以咨询完所有可享受的救助政策、然后按照程序逐项办理。这项服务机制不仅做到了救助政策有机衔接、救助资源的合理整合、救助数据的共享共用,而且真正解决了困难群众“求助无门”的问题,解决了重复救助、多头救助、遗漏救助、社会救助“碎片化”的问题,为困难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社会救助服务。
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机制中,区、街镇受理窗口均为“一门受理”窗口,困难群众可以就近选择窗口求助。整个救助过程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由区纪委、区监察局全程监督,确保阳光、公开、透明,确保社会救助资金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新闻推荐
时报5月4日讯 (见习记者李焜染 记者李鹏)4日下午,市中区后龙窝庄小区内,23岁女孩小任上吊自杀,疑与感情受挫有关。4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小任男友的同事,他说:“小任男友姓王,刚刚到我们单位实习不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