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广场汽车站每天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卫生清理□本报记者 尹爽 通讯员 费腾
每天迎来送往数万人的客运枢纽无疑是外地旅客看济南的“第一眼”,周到的服务、整洁的环境或许能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投入10余万元对公厕从给排水到外观进行了改造、合理摆放垃圾箱……所谓“泉城是我家,创卫靠大家”,济南广场汽车站正通过自身的点滴改变,希望更多的旅客“第一眼”就爱上泉城。
和站长签卫生责任书烟头夹成检票员“标配”
20日上午,端午节小长假客流开始增加,在济南火车站对面的广场汽车站,检票班班长凌忠香一边查看客运情况,一边查看车辆和站内保洁情况。“感觉乘车舒适度和整洁度上有了改善,挺好的!”这是准备乘车去青岛的李先生的直观感受。“进出车站的车辆,不仅在安全运营上要达标,车厢内外的卫生情况也要达标。”凌忠香说,进站车辆,他们会督促其进行清扫,保障再次出站时的整洁。
凌忠香说,她和站内其他工作人员早上5点半到岗后,就会和保洁人员一起擦拭广告围栏、查看站内有无落地垃圾。创卫开始后,车站每个班组的负责人都代表工作人员和站长签订了一份要求严苛的卫生保洁责任书,将本职工作以外的“环境保持”变成了广场汽车站工作人员的“分内事儿”。从开始的“被动清理”,到如今的“主动清扫”,凌忠香坦言,她在变化中得到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如今捡烟头的夹子、塑料袋成了标配“装备”之一。
垃圾箱依旅客定位10余万为厕所换新颜
在广场汽车站内,无论是乘车区还是候车区随处可见不同容量的垃圾箱,在候车室和厕所旁还分别设置了吸烟区。“这些不同容积垃圾箱的摆放位置,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在观察旅客丢放垃圾习惯的基础上敲定下来的。”济南广场汽车站站长助理、新闻发言人孙晓虹说。
广场汽车站还广泛征询旅客意见,认真比对创卫对长途客运站的要求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以前来这里乘车,最愁的是在站内上厕所,旱厕多少有点儿给出行‘添堵\’。”旅客李女士说,而现在,分隔段、可直接水冲、随时有熏香的公厕给了她更好的出行体验。据了解,创卫期间,广场汽车站在各方的帮助和协调下,投入10余万元对公厕从给排水到外观进行了改造,特别规划出了残疾人专用区域。同时,为了让各种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不落地,“站上自费购置了小型的垃圾运送车和保洁清扫车。”孙晓虹说。
保持卫生成“习惯”感染着候车旅客
“说实话,虽然站里要求比以前多了,但我们也受益了。”长途客运驾驶员陈仁增说,他跑长途客运8年多,以前最头疼的就是长途奔波后的卫生清理,“从座位间的缝隙到车厢地面,总能清理出各种垃圾”。最近这一两年,站里经常介绍各种卫生保洁方面的知识,他们自己也开始在车厢内设置垃圾桶、卫生袋,并通过随车人员进行宣传,车厢变得整洁起来。
车站提出的“车辆滴漏造成乘车区地面产生污渍将被罚款”的要求,还从另一个层面促使了驾驶员对于车辆的维护。陈仁增说,在他看来,其实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车况好了,自然运营起来会更安全,旅客坐车觉得舒服,或许下次就还愿意来站里乘车。“其实创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表现在卫生环境的改善上,但带来的效益却不仅限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孙晓虹说,从人员意识,到车站“软实力”打造,创卫都给车站带来了新变化和新契机。
新闻推荐
时报6月24日讯 (记者王铮)端午节期间,济南公交五分公司六队共运营乘客约10万多人次,保证了大学科技园学生的安全出行和及时返校。为应对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学生客流的集中出行,五分公司六队启动...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