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志愿者李长才已经把清理小广告当成了一项专职“工作”。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景丰 摄经过整治后,市中区七贤便民市场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新老残游记
第十回
前一天夜游市中后,第二天一大早,七彩娃带着老残爷爷继续逛市中!蓝天白云,让这一老一小一整天的心情都美美哒。“咦?这位老人在干什么?”老残爷爷指着路边一位挎包的老人问。“这位老爷爷是‘挎包服务队\’的志愿者,和他一样的还有30多位老人呢!”七彩娃说,这可是一支明星队伍,大观园街道辖区内的居民几乎无人不知呢!“还有市民巡访员等很多热心市民,他们都像爱自己的小家一样爱着泉城这个大家!”七彩娃对这些市民充满敬佩。□本报记者 刘景丰
“我住在市中区,所以对市中区有一种很深的感情。创卫以来,我眼看着市中区的城市环境在一天天改变。一年多的时间,我至少在市中整个辖区走过4遍,从老城区的环境提升,到城郊接合部小区面貌的改善,一一看在眼里。”提起市中区的创卫,一名七旬老人面带微笑地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名叫辛安。
像辛安这样对市中区创卫工作赞不绝口的市民,不止一个。更多的人则是从自己的普通生活中感受到城市环境的逐渐改变,感受到创卫给居民带来的实惠、带来的便利,甚至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市民辛安】
一年把市中17个街道走4遍,变化全在眼里
在岔路街附近居住的不少市民都会经常看到,一位六旬老人几乎每天傍晚都会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市中区的大街小巷穿过。他把这个活儿叫“巡访”,一方面看看哪里有垃圾没清理,哪里有环境待整治;另一方面则是想用自己的脚步见证市中区的变化。这位老人就是辛安,一位普通的济南市民,同时兼任济南市文明巡访团团长。
辛安到底有多热心?举个例子,从2004年至今11年的时间,他从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向济南市政府提了1000多项(次)建议,建议书文字达35万字。他的热心,来源于自己打心底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提起自己“巡访”的历程,辛安说始于2014年,从那时起他几乎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在辖区转悠,“市中区所有的办事处我都去过,近的像杆石桥街道,我已经在辖区完整地转过15次,对环境的变化历历在目,尤其是街道的回迁小区瑞福苑,环境几乎可以说是济南市回迁小区中的典范。”
远的比如七贤街道办事处,“那里有一处小街巷,去年4月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两侧全是违章搭建,小广告在路边被贴得到处都是。两个月之后我再去,小街被整治得井井有条,乱搭乱建也被拆除,如同换了条街。”辛安说。
“后来去得多了,我和各个街道的负责人都熟悉了,一旦发现问题就直接告诉他们。”一年的时间,辛安将市中区17个街道办事处走了4遍,“现在再看,几乎每个地方都与一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摊主李萍】
便民市场变得像大超市,环境好人气儿高
像辛安这样“职业”巡访创卫的市民毕竟少数,其实更多的人则是从普通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创卫为居民带来的实惠。
在市中区七贤便民市场做生意的李萍就是其中一位。“俺其实最初不知道创卫是干啥的,只是听办事处的人经常拉,拉着拉着俺们这个便民市场就变漂亮了,你看现在,路面干净又整洁,每个菜摊都有一个柜台,楞方便、楞卫生,太赛了。”在七贤便民市场卖菜的李萍用济南方言描述着创卫给自己带来的实惠。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济南城郊的市民,她在七贤便民市场摆摊卖蔬菜近4年了,“改造前这个便民市场都是土路,柜台也就是在一长排土墙上铺了石板。市场上有些卖水产品的将污水倒在地上,导致土路常年潮湿,再加上菜叶乱扔,环境十分差。”这也导致许多市民宁愿到路边蔬菜摊买菜也不进便民市场,因为路边摊的环境相对更干净,而且方便。
2014年3月,市中区与七贤街道办事处开始对这处便民市场进行改造,对市场的排水设施进行维修,对市场内外进行维修加固,对柜台进行重新改造。改造后,七贤便民市场地面铺上地砖,增加排水设施;柜台各个分隔,柜台外贴瓷砖,美观卫生;此外每家菜摊都免费用上POS秤,买菜也可刷卡。
“现在便民市场内安装了音响,每天还播放音乐;市场入口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播放蔬菜价格波动,就跟超市似的,楞气派。人气儿比原来多了1/3,外边路上也几乎没有摆摊卖菜的了。我们挣得多了,买菜的居民也感觉方便、放心。”李萍高兴地说。
【志愿者李长才】
号召30余老人清小广告,带动公益服务
“退休了能干啥?退休了能干的事多着呢。在市中区大观园附近居住的李长才虽然退休十多年,但看上去比上班还忙。“刚退休那几年确实感觉没事干,后来看到社区因为没有物业,老街老巷里时常堆着些垃圾,我就组织了一帮退休居民在社区清清卫生,没想到如今已经形成一支有30多人的队伍了。后来政府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包,队伍就干脆叫‘挎包服务队\’了。”6月20日,记者见到这位一年前曾发起挎包服务队的社区老人,在他带领下,挎包服务队几乎成了辖区小广告的专职清理队。正是热心公益创卫,这支队伍成立不到一年就入选济南市第三届责任市民暨最佳公共服务奖的参评。
“队伍是居民自愿组成的,成员平均年龄68岁,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56岁。”李长才说。而他本人今年也73岁了。
如今挎包服务队已经成为市中区大观园街道办事处的一支明星队伍,辖区居民几乎无人不知。20日上午记者跟随李长才像往常一样挎着包在纬一路转悠,见到路边电线杆上贴着小广告,他掏出铲子仔细地刮起来。
这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创卫当然重要,但是我们这支队伍通过创卫如今已经变成一支便民服务队,我们的队员里有人会修电器,有人会修水管,有人会理发,只要辖区居民有需要,我们就可以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记者看到,他老伴的包里除了有一把铲子外,还有一套理发工具。“她会理发,包里随时装着理发工具给社区老人理发。还有一名队员曾是电工,现在他也成了居民的义务电器维修员。虽然我们都是一帮老人,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能量,通过这次创卫,我们不但要把环境打扫好,还要让打扫完的社区一直干净下去。更重要的,还要带动一种做社区公益的习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李长才说。
新闻推荐
6月26日,80万平方米生态总部集群——西城·西进时代中心将迎来营销中心的盛大开放。同时现场当天还会携手世界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举办“总部跟着高铁走”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揭幕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