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走上街头向社区居民发放老师们设计的绿色环保袋 通讯员李东丽 摄□本报记者 徐从芬 通讯员 李东丽
还记得鲁迅笔下《三味书屋》里的百草园吗?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那自由的天地,那欢乐的时光一直是儿童所憧憬的美好的地方。如今,这种带有鲁迅童年美好印记的、带有丰收景象的“开心菜园”出现在书声琅琅的济南校园里。记者了解到,济南市明湖小学就在校园里建了一个生态园,取名为“百草园”。里面不仅有金黄色的麦穗,紫色的茄子、绿色的辣椒等品种丰富的蔬菜、庄稼,还有品种繁多的中药植物,“萌萌哒”植物成为了孩子们认识自然的课堂。种菜、采摘、认识各种植物,学生们在校园里体验了一把现实版的“开心菜园”。
种菜采摘上课孩子们乐在其中
“农庄里新增添了哪些植物?”近日,明湖小学的老师带着四年级的学生在种满植物的生态园里上起了课。茄子、辣椒、薄荷、吊兰……同学们一一向大家介绍着自己面前的植物。这一幕是学生在“百草园”上科学课,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
不仅如此,明湖小学老师还巧妙地把“百草园”与课程建设融为一体。许地山的《落花生》是一篇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课文,在明湖小学的语文课堂,一改传统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干脆在花生收获的季节把《落花生》的课堂搬进了百草园里。同学们来到花生地,微微泛黄的花生叶子铺满了地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观察、实践,分工合作,摘装了满满的一筐花生,并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体验到许地山所讲的“人要做有用的人”。数学课上的丈量土地、思品课上的采摘节、音乐课中的找声音,也相应融入了植物的知识,学生体验到的是生活是多么广阔,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快乐。
百草园内,还有一小块区域专门开辟出来种植中草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与辩证思想,“我们定期请专业老师为学生讲解中医药知识,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中医文化。”校长陈殿军把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情怀融入这方寸地之间。
学校还在每个区域之间修建了雨水收集水池,在雨季收集雨水,用于庄稼蔬菜区域的灌溉。在具体的设计中体现着绿色生态。“百草园”成为学生校内实践基地,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校园品位,把生态、环保的意识“种”进学生心里。
自制环保袋学生走上街头发放
“来,这是送给您的环保布袋,请让我们一起成为环保卫士,拒绝白色污染”。此前,明湖小学的学生们还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由学校美术老师亲手设计的环保购物袋。现场小学生志愿者一面发倡议书,向市民讲解“环保袋”的益处,一面免费发放环保袋。一位奶奶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好:“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环保,真了不得!”一位中学生也满心欢喜地接过环保袋说:“谢谢!我和妈妈可以拎着这么漂亮的袋子买东西了!”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明湖小学已获得第五批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在申请国际生态学校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建立了由领导、老师、家长、学生为代表的国际生态学校委员会。生态委员会委员主要以学生为主。小委员们精心准备调查问卷,随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拒绝白色污染”环保主题。活动中定期统计学生家庭每周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学校生态委员会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可以实现的环保目标,发放环保袋拒绝白色污染就是其中一个短期目标。
副校长曹轶晖表示,学校同时开展学生自制环保购物袋的活动,通过活动前后使用塑料袋的数据对比,能让孩子们从自身开始了解环保知识,并带动他们的父母,直至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济南市明湖小学一直开展着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一点一滴中渗透环保知识,在学校的带动下,引领家庭、社区慢慢改变,共建美好生态家园。
新闻推荐
用行动成就一座城的追求13万泉城义工为城而生,为创卫不遗余力
泉城义工为创卫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料照片资料照片新老残游记第三回话说老残重返泉城已有几日,目睹城市巨变,不由感慨万千。这日,他游性大发,边走边看,一时竟不知身处何地,急忙喊来七彩娃。还未...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