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申阳崖春山
点击查看原图秋江钓艇
点击查看原图申阳崖即景
点击查看原图长岭浓雾
点击查看原图仰口晨航
点击查看原图韦国,号尘父,虚室。山东曲阜人。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学艺术硕士,师从欧阳中石、刘守安先生
现为山东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理事
齐鲁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院长
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国廸贝艺术家协会会员
第一次见到韦国山水画展览是在国家画院的展厅里,那时候才知道他是一个艺术的多面手。书法、油画、国画、陶艺包括收藏都有所涉及。他说:“我是用国画的方法画油画。”在我看来,不同的艺术形式,是形式媒介不同,却有同样的思想和表达。“多元”形式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这也是一个开放、充满选择的时代,你尽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这是一种时尚,也算是一种时代的特色吧。我们这个时代的水墨创新一定程度上也缘于此。
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院读书时,写字之余,韦国就会“涂抹”一张山水,信手之作,也颇具意趣。大胆、率真、笔酣墨畅,我对他的山水画印象源于那个时候。后来听闻他专门找了很多时间去写生,那次展览的作品就是他米脂写生之作。如果说他是“用国画的方法画油画”的话,那么他也是用西方的写生方式来创作山水画的。寻访游历山川河流,去当地感受,最后有感而发,采取他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创作。
他的作品也不拘泥于具体的国画要素,有的大胆用墨,有的则通过线的干湿浓淡变化来组织画面,还有些大胆用色,有些是非浅绛的常用色,因此他的画面很富有现代感;同时,虽为写生,却没拘泥于具体造型的接近,而是体现自己独特的意境,每一幅画中都有他自己心目中的画境;其用笔也颇具传统意趣,这也许与其对书法的修习有关,有的作品犹如草书意境,点画之间,性情可见一斑。他也没有固定自己的绘画面貌,每一幅画都有水、墨、色的不同演绎,犹如交响乐。同时,他也大胆的去突破国画传统的构图形式,把画面画的满,或者密中见疏,或者密中见意趣之笔,也或者用相对传统的构图,却用自己的笔触去演绎。
他的作品虽然时尚,却也不乏传统气息,不乏对师从,尤其是对石谿和黄宾虹的学习。另外,他作品中的意境与气息也是追求传统的诗意意境,而似像非像的造型抽象则是极具文人气质的,其追求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或许来自于他收藏的兴趣及对藏品的学习。
在这个多元时代,韦国通过他大胆的尝试与勤勉的实践,结合对于传统的追求和西方的学习,融会自己的真性情创造出了不同面貌的现代中国山水,笔墨色的交融中,诗意、文人气质、传统意境体现其中。在这些创作中,不论什么形式、笔墨都幻化为思想与灵魂。中国国家博物馆樊祎雯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见习记者史尚静)从上个月11日起,济南就没有痛痛快快地下过一场雨了。昨天傍晚,时隔26天,省城终于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