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济南市启动了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实现各项创建目标,推动当地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围绕此,省城在今年已高频次开展抽检、检查,展开多项专项整治、集中治理,严厉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然而,要守护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主体责任还在企业,唯有其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方能保障责任明晰、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科学合理的监管格局的成功构建。
□本报记者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赵卫行
15家大企业为食品安全承诺
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安法”)将正式实施。无疑为省城的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主体责任也由此得到进一步强化。
“我们已经建立了食品风险检测收集制度,有专门的质量人员收集相关风险信息,并已经从四个方面进行食品安全控制。”谈及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责任,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济南)有限公司企业代表说。
“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强化的就是‘全程监管\’的理念,‘过程控制,风险管理’必将成为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原则。而这对前期认真履责、有良好安全生产基础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提升能力、促进发展的契机。”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王蕊表示。
而面对“最严的新食安法”,大企业的积极践行成为表率。以此为契机,9月10日,山东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福胶集团济南东方保健品有限公司等15家年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向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出倡议,共同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上述企业一致承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生产的各项标准,严格控制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杜绝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人员愿承担法律责任;坚决不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不使用有毒有害、非食用原辅材料和回收过期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自觉实施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不合格食品,坚决予以召回并做无害化处理;自觉抵制非法之利的诱惑,积极摒弃行业“潜规则”,努力打造信用品牌、信用企业、信用行业的全新形象,做“讲诚信、讲良心、讲道德”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中小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更大
9月9日,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和直奔现场的方式,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其中在生产糕点的济南卡秋莎食品有限公司发现,生产车间卫生状况差,缺少必要的防蝇防尘设施,存在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隐患,而检验人员也不在车间,无法做到产品批批检验。针对发现的问题,历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企业停产整顿;而同为糕点企业的济南历城区鑫源食品厂,执法人员曾于3月6日对该企业进行过一次“飞行”检查,当时该厂存在卫生环境状况较差、部分设备设施损坏等情况,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并依法对该企业实施了相应的处罚。而本次“飞行”检查,该企业的厂区卫生环境、生产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企业车间整改施工和食品生产同时进行,存在交叉污染隐患,化验室物品摆放杂乱,现场无法提供出厂检验记录,车间内工作人员戴帽不规范,进入车间未更换工作服等问题,对此,历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企业二日内完成整改。
“小企业、小作坊存有更多的食品安全隐患。”省城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仅靠倡导、自律远远不够。”因此,上述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已成为济南市食药监管部门的常态。截至今年9月,该局已经完成了对全市11个县(市、区)的两轮“飞行”检查工作,累计检查了59家食品生产企业,累计发现问题200余条,并责令企业进行整改。
“针对新食安法,我们还将在10月1日前完成四期培训,覆盖全市600余家企业。此外,还将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相关问题可以举一反三,起到进一步的警示作用。”济南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武磊表示。
新闻推荐
□记者王佳声报道本报济南讯9月22日,2015年“网联电气杯”山东省物联网技能大赛在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本次大赛结合了物联网智能家居发展的应用及技术,以实际的案例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