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稿“慢生活”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济南市民选择骑自行车上路。□本报记者申红牛远飞马桂路
今年“世界无车日”期间,济南部分路段实施机动车限行,并划定“慢生活街区”,推动市民绿色出行。
9月19日是慢生活第一天,效果如何?市民有哪些感受?
踊跃领取慢生活徽章
市民建议将泉城路
打造成真正的步行街
此次活动中,济南市将北至大明湖路、东至黑虎泉北路、南至黑虎泉西路、西至趵突泉北路设为“慢生活街区”,19日到22日3天,该区域将限制机动车行驶。为方便市民出行,该区域内开通了两条临时公交线路,领取“慢生活”徽章的市民可免费乘车,并设立了10处免费自行车租赁点供市民使用。
19日10点半左右,记者在泉城广场东侧一处徽章发放点看到,负责发放的志愿者身边围满了市民,志愿者小陈告诉记者:“我们一个多小时内已发放了近400个徽章,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在旁边的自行车租赁点也有不少正在登记的市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租赁点有26辆自行车,半小时内租出12辆。
记者了解到,10个租赁点共有200多辆自行车,由公务自行车转化而来。市民只要提供身份证和有效手机号码,就可以免费使用自行车,而且可以在任意租赁点还车,十分方便。
泉城路榜棚街至天地坛街路段被设定为“无车区”,19日早5点至20日晚7点和22日早9点至晚7点禁止机动车通行。记者11时左右看到,交警已将该路段封锁,路中间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改成步行区,
有咖啡座、公益表演、创意产品展卖等,十分热闹。
许多市民认为,应该将泉城路打造成真正的步行街,可以走走停停,充分感受步行街的特色,“这也会让外地游客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泉城。”
提高城市整体魅力
营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
记者在骑行体验的路上碰到了64岁的杨大娘和她老伴,老两口来济南照顾孙子6个年头了,这是头一次骑车逛济南。路上遇到一处美景,就停下来歇歇腿。说起城市生活的感受,杨大娘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城里人比我们县城的人火气要大得多,可能是工作累吧。”大娘接着说,“刚从电视上看到有两个女司机撞了车,竟然打起来了,还把人家的孩子一脚踢到地上,看着孩子满脸血我是又心疼又气愤,咋就不能心平气和的说话呢?”
杨大娘的期盼,正是济南设立慢生活街区,推行慢行交通系统的初衷之一。记者从济南交警部门了解到,“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有专家认为:“慢行交通系统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更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与人面对面身心交流、城市紧张生活压力释放、精彩生活感受的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活动载体。”
“通过营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可以增进市民间的情感交流、保护市民的生活安全、促进城市居民创造力的发挥。并可直接支持城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升,从而提高城市整体魅力。”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段富勇说。
记者了解到,活动结束后相关部门将进行评估,如效果积极,相关限行措施将常态化。
新闻推荐
第十四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科技成果专题对接洽谈会现场。阅读提示第十四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于9月13日开幕,16日结束。本届论坛突出“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科...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