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3日讯(记者 潘庆照)本报“啄木鸟在行动”专栏集中曝光环境违法行为以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近日,大风起了,雾霾散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也解除了,市民“防霾治霾、共治共享”的热情则丝毫没有减退,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大风而来的是市民对扬尘投诉的增多。
混凝土运输扬尘市民叫苦
12月3日,市民孙先生等反映,他们是市中区党家庄党大路附近的居民,自从山东华森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和济南鲁冠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在此建厂之后,他们十余年来一直在遭受扬尘污染的困扰,叫苦不迭。
孙先生称,华森和鲁冠两个混凝土公司分别在邵尔西村的山两侧建有厂区,而连接党家庄和大涧沟的党大路是两个厂区的水泥、砂石、混凝土等运输车辆的必经之路,十余年来,不仅党大路被以上大型车辆碾轧得坑洼不平,而且其载货车辆几乎100%无覆盖运输,撒漏和扬尘污染几乎没有断过。
“路边的冬青树沉积的灰尘至少5毫米厚,路面大坑最深的20多厘米,附近的幼儿园和居民区别说不敢开窗,出门都得绕着走”,孙先生说,以上情况在党大路的邵尔西村近1500米长的路段上最为突出,他们先后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反映了多次,但一直未有改观。
路面裸露扬尘投诉集中
12月3日,长清区市民孙女士也反映,长清区大学城附近的天一路上,近百米路段未做硬化,而附近在建楼盘的渣土车等来回出入,扬尘严重,至今未绝。
有同样遭遇的历城区彩石镇居民焦女士则反映,旅游路济南职业学院至蟠龙山森林公园近1500米长的路段上,附近在建工地上的渣土车和砂石车不仅过往撒漏、扬尘,而且因工地内路面未硬化,以上车辆碾轧带出的泥土也绵延至旅游路上,导致路面泥泞不堪,大风天尘土飞扬,持续至今。
11月30日曾反映路面扬尘的市民蒋女士,如今的烦恼则已解除。此前她投诉称复兴大街市妇幼保健院至经七路间的道路施工、裸露扬尘,连日来,施工单位已对路面铺设沥青,12月3日已做扫尾工作。对于以上投诉,本报将继续关注。
新闻推荐
11月30日,几经奔波,高保胜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江苏宜兴回到了济南。3天跑了2000多公里,给辖区最后一辆黄标车办理了报废手续,高保胜这回心里终于踏实了。从11月下旬开始,市中区黄...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