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目前,非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保护刻不容缓
点击查看原图非遗传承人进大学培训已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展开
点击查看原图曾有人做过统计,整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八成以上是根植于乡村的基础之上,而随着乡村的破坏殆尽,中国的非遗保护也走到了紧要关头。
无论是曲种剧目,还是民间手艺,非遗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方言的流转消亡,年轻人的背井离乡,现代化生活的便利……不过所幸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并且展开了各种自救方式。
走出去,即是非遗自救方式的一种。
走到大学里的非遗
在今年7月份,由文化部等多家单位及全国23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院校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在十余个省市展开。
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山东率先启动了此项目,在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工艺美院两个院校开始实施试点培训。而潍坊的民间剪纸和临沂的草柳编技艺,则成了最先的受益者。
把大部分没有读过书的非遗传承人集中起来,然后送到大学里进行培训,让远在庙堂之上的学院派与处在江湖之远的民间艺人进行一次碰撞,且不论结果如何,至少在理论上这是一次双赢——传承人们在学院派的帮助下开阔了眼界,而学院派则通过传承人接了地气儿。
“作为全国的非遗大省,这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建立了一套专门的针对非遗的保护制度和认定标准,可以说已经渐趋完善,那么下面的工作,就是如何对非遗进行实质性的保护。”王凤苓,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山东艺术学院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的负责人之一。
在王凤苓看来,目前山东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的,是再上一个台阶,即国家从最初的通过经济扶持非遗传承人,逐渐转型为通过科学指导来扶持非遗传承人。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都在经济上扶持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大多可以获得来自于国家、省、市乃至县的非遗扶持资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非遗保护最大的问题是解决传承者,而吸引大众成为传承者必须先让大众看到非遗的发展潜力,而看到发展潜力最好的办法是市场化,而市场化的前提是创新。
非遗,在生产中保护
从12月1日起,酝酿近两年时间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简称《非遗条例》)正式施行,而这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保护性生存”条例。
所谓的非遗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表示,《非遗条例》鼓励生产性保护,符合非遗传承发展的特定规律,有利于推动非遗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提高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
除了生产性保护非遗之外,此次推出的《非遗条例》还针对非遗保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式,例如设定非遗保护月,鼓励教育机构涉入非遗保护行业,以及明确生态保护区设立条件等等。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有多种模式,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最主要的模式。
有专家指出,就全国非遗保护现状而言,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些地方文化自觉意识不强,没有将非遗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所需经费尚未全部列入市、县财政预算,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尚需完善;非遗保护队伍和传承队伍后继乏人。《非遗条例》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传统曲艺,与历史演进抗衡
作为戏曲类非遗保护传承研究的专业学者,郭学东对于戏曲类非遗的保护,有着独到的看法:“我认为(戏曲类)非遗保护的意义,就是保留它的活态,换句话说,就是向世人展示它的文化博览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去传承或者开发,说实话,我个人认为开发某一个非遗的曲种,让它重新回到以前的巅峰,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可以普遍实现的。”
在郭学东看来,目前的戏曲类非遗保护,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域文化兼容性和方言的生存能力。“目前山东有30种地方戏,每一个地方对于曲艺的审美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地方戏的生存范围注定是在其所在的地方,而很难走向其他城市。”郭学东曾在胶东一带和鲁西南地区进行过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现象。
在胶东一带,观众听戏,讲究的是艺人的口齿和音色:“口齿清晰,音色优美,胶东的观众认为这是好听的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到了菏泽一带,由于尚武之风,当地人对于戏曲优劣的评价,第一条就是艺人有没有卖命演出:“艺人上台,演的很卖力,出汗了,下面的观众一起叫好,反而对于音色口齿,要求不高。”
这种特殊的地域审美性,也限制住了地方曲种的传播发展:“比如说外地的地方戏来济南,可能演上一两场可以,但是想长期扎根留在这里,基本不可能,即使留下了,肯定也会变味,因为市场上大众的要求是在变化的,除非这个城市有着很强大的地域文化兼容能力,可以兼容地方戏。”
即使是曲艺本身,观众的审美也不相同:“听书的观众,听的是故事;听相声的观众,是为了听段子图一乐呵;而听戏曲的观众,主要听音色看形体。观众的诉求不一样,因此对于曲艺的评价也不一样。”
新闻推荐
荣成至文登高速通车,结束荣成不通高速历史 山东省尚有11县未通高速公路
山东11个未通高速县示意图制图/张攀峰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孙姮)继28日鄄城至菏泽高速通车后,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