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峰 家庆 报道
1月22日的一场大雪,将上白洋村点缀得年味十足:山上白雪点点,河水涓流不止,偶尔有几个调皮的小孩将鞭炮放进雪里点燃,“嘣”的一声雪花四溅,哈哈笑声不绝于耳……忙了一年的高维生也终于能稍微休息一下,准备来年接着干。
被“捧”上去的支部书记
上白洋村是一个不足250户的小山村,近年来各项事业进展缓慢,看着其他村的村民腰包渐渐鼓起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都心急如焚,期盼能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2014年11月20日,上白洋村办公室里,一张张选票放在全村43名党员的面前,他们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一个中年人的身上,大家一致选举,高维生为上白洋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全村党员的信任,高维生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说:“其实我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支持我,我就是被他们给‘捧\’上来的。但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我就要对得起他们对我的信任,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得最高,把自己放得最低,做好流汗、流血、流泪的思想准备,真正为村民做些实事才行。 ”
男儿壮志豪言在心中。就在选举完的那一天晚上,高维生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的就是一个事:怎么才能让群众富起来……
从“柿子”上做文章
高维生本身经营一家果品加工厂,经常出差的他在外奔波多年,开阔了不少眼界,安丘、临沂、济南、青岛……山东的大小城市也跑了不少,给他感触最多的就是发展旅游才是真正的赚钱买卖,尤其是原生态乡村旅游,不仅能赚钱,还能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这个想法与青州市委市政府“旅游立市”、促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决策不谋而合。市里发展古城游,咱们村就发展乡村游,从柿子、山楂上做文章。由于以前村里知名度不高,村里的原生态植被保护得非常好,这些东西虽然老百姓见怪不怪,但是城里却是稀缺得很。对,咱们就搞乡村旅游!
说干就干,高维生立即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商量这件事的可行性,本以为会有反对的声音,没想到大家全部赞同。按照“421”工作法,反复商量讨论,最终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意见达成一致:利用村里原生态景色,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柿子沟”。
村里又多了一个书记
要说这个潍坊市委组织部派驻来的“第一书记”田国华,可一点都没有领导范儿,身穿一身运动服,挎着一个小背包,手里拎着一个水壶,一来村里就在乡亲们的带领下,花两天时间把村里里里外外转了个遍。田书记转完之后感慨道:“平时我也经常参加一些野外露营,但也没见过生态保存得如此好的村庄,乡亲们这是每天枕着一个大元宝睡觉啊! ”
发展乡村旅游,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这与高维生的想法如出一辙。上任第一周,田国华就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到淄博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考察学习,提出了“打造美丽柿子沟,建设幸福白洋村”的口号,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模式,以青山绿水石文化、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用10公里环山跑马古道将各个特色景点进行串联,同时,整合闲置资源,建设服务设施,曾经一个个废弃的农家院,成了独具韵味的农家小院。
如今,合作社已经吸纳全村99%的村民,群众入股出资10万多元,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加上农家乐饭店、农副产品销售、停车场运营,上白洋村的总体毛收入就有20多万,真正达到了让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目的。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高维生担任上白洋支部书记一年多以来,村里旧貌换新颜。他说,当干部首先要想到“吃亏”,才能心安理得地为群众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新闻推荐
青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