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润璞
他在大学期间创办了济南大学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公益社团之一;他创办的绿行齐鲁公益环保服务中心,为省环保厅监控污染数据提供重要参考;他创办的山东公益创新平台,让全省的民间公益组织遍地开花;他建立了青州市爱家公益服务中心,为乡镇青少年和老人提供公益服务……公益是他不屈的信仰,黄庆委是公益的探路者,更是领路人。
长期致力于公益活动的黄庆委出生在黄楼街道西夏村,毕业之后就在北京工作,却一直想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冬天,黄庆委带着孩子回家过年,发现在老家没有什么地方能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读书……当即,黄庆委便萌生出了“要建一个让孩子们好好玩耍的地方”的想法,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正好与自己从事的农村服务工作不谋而合。
其实,建设农村服务社区对于黄庆委来说并不陌生。大学期间,黄庆委就发起创办了济南大学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关注三农问题,组织大学生下乡支农支教调研、服务城市流动人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毕业后黄庆委先后在国际组织及国内优秀公益基金会工作,2016年被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聘为“特邀专家”。
行动是好想法的保障。 2015年底,黄庆委和他的团队凭借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和社会影响力,多方整合资料、深入实地调研,通过众筹、申请团省委资金等方式筹集到了启动资金,并申请获得了专业组织心平基金会的图书赞助。
钱的问题是解决了,那地点到底选在哪里呢?只要构想够好,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得知此消息的黄楼街道办事处给黄庆委带来了好消息。街道办事处不仅欢迎黄庆委来为家乡办实事,还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为他提供了180多平方米两层楼的地方。活动中心有了,黄庆委便开始着手发动自己身边所有的力量,搞设计的帮忙设计阅览室和儿童活动中心等,专业的社工负责提供适合黄楼街道实际情况的服务方案,号召身边的朋友来帮忙装修,招募志愿者……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情让黄庆委久久难以忘怀。 “那是我一个初中同学,他听说我回家弄了这个公益服务中心,觉得一点利润都没有,不可能持久地坚持下去,对我很是不理解。我就让他带着孩子来玩,体验之后才能知道好不好嘛?后来,我们安装书架的时候,他二话没说背上电锯就来了。 ”
这些事情从黄庆委的口中说出来,只用几段文字甚至是几句话,简单的“我们就是这么搞起来的”再加上标志性的“呵呵呵……”但是青州爱家公益服务中心的建设还是较为困难的,从选址的考量、整个团队的构成以及黄楼街道农村基本情况的研究都是经过了专业考量的。
“前期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志愿者的年龄偏小,对服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只是一味地想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对了,可是有些好事做了也是要让大家知道的。而且她们基本上都是大学还没有毕业来社会实践的学生,想的比较简单。我们服务中心想要持续办下去,还得依靠当地的义工和老百姓。 ”黄庆委说道。
对此,黄庆委还是有很多设想和计划的。比如,婴幼儿运动空间可以让妈妈们互相帮忙带孩子;可以发动当地的小学生、中学生自主负责青少年图书馆的借阅、登记和维持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可以动员本地社区的力量,提供符合青少年需求的课后辅导……
就此,黄庆委组织开展了日常图书借阅、绘本馆、儿童活动玩具空间、知心信箱、健康监测等活动,并配备了血压监测、身高体重监测、体温快速检测和各种娱乐棋牌等设备。
日前,中心还承接了团省委、省财政联合组织的 “山东省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了山东财经大学社工系、山东女子学院、潍坊鸢都义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爷爷奶奶一堂课”专项基金、正荣公益基金会等资金支持。
从起初的5元、8元众筹到一万、两万,到如今的180多平方米的活动中心,从鲜为人知到一周六天的日常活动,到现在承接了越来越多的活动……这一路走来,黄庆委对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信心越来越充足,步伐也越来越稳健。
对于青州爱家公益服务中心的长远发展,黄庆委说:“中心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当地资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我们社区的问题,农村的问题还是要依靠农民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就是挖掘本地的文化及经济优势资源,孵化培育本地社会组织,促进跨代共融,鼓励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奉献家乡。 ”
新闻推荐
我市第七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我市第七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记者 王继林 报道日前,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济南举行,我市被命名表彰为“山东省双拥模范城”,这也是我市第七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我市历来把双拥工作作...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