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阶
尊敬的姜伟导演:
您好。
2009年5月3日,我曾电话采访过您,您可能忘了,我写出《“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的专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您在回答关于《潜伏》中“信仰”的主题处理时说:“信仰主题尽量收敛,尤其要自然流露。你可以欣赏它,但不能去强行灌输,灌输的结果就是拒绝啊。灌输就等于给小孩喂药,他排斥,就要吐。把信仰主题藏在戏里,写的时候,拍的时候,都不让他浮到上面来。”在《猎场》中,我又看到了您的“藏”功,您“藏”了好多主题,其中一个显性主题是“成长”。这部戏需要耐心看,弄不好,就看走了眼,我就差点看丢了。
《猎场》拍得好,拍得很大气。视野开阔、时代感强,关于人才、诚信、爱情、密友、商机等等,人生的方方面面,都牵扯到了。有深度,有筋骨,有温度,《猎场》简直可作为人生教科书。但您不是灌输,不是“给小孩喂药”,都是自自然然,真实流露。我想,如果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静下心来,认真看看,肯定有启发,有帮助。
一部戏,姜导磨四年,我佩服您对艺术的敬畏。拍影视剧,得有敬畏感,没了敬畏,就产生垃圾。看现在的好多影视剧,哪里还有什么敬畏,纯粹是在玩儿,你看张艺谋、冯小刚时不时地玩一把,徐峥、黄勃时不时地也玩一把,玩技巧、玩色彩、玩画面,耍点小聪明,但看过了热热闹闹,什么也得不到。文艺可以娱乐,但是不能光玩,光玩就玩完了,一大堆顽主,就玩死了。在正热播的《生逢灿烂的日子》中,张嘉译给刘佩琦当儿子,扮演“混世魔王”老二,怎么看怎么别扭,张嘉译咋还玩上了呢?一部作品出来,你要告诉别人什么?给人什么启示?这才是首要的。我觉得,您始终盯着这个问题,在认真真真拍戏,一丝不苟拍戏,难能可贵。
您是值得期待的导演,您没有当过间谍,谍战戏拍成了经典;您没有干过猎头,却让《猎场》风生水起。没想到,您对财经,对私募基金等还这么熟悉。您是智慧之人,可别跟张艺谋、冯小刚之流一样,浪费了才华,别头脑发热,窃以为《借枪》就是头脑发热的结果。说句您不中听的话,《借枪》充其量,成就了个罗海琼。
胡歌演得很好,您说给他的表演打满分,我也认可。其他的角色也很精彩,尤其友情演出的那几位,我已经专门写文章分析了。我想说的是,您干嘛主演老用熟面孔,不用陌生的新面孔呢。现在范冰冰时代已经过去了,单靠长得好看,有个好脸蛋,观众已经不买账了。如果主演起用新面孔,也许会有大惊喜。
当然,新面孔要有,老面孔也该有。我总感觉《猎场》没拍完,播出的这算是上部吧?孙红雷、张嘉译、冯恩鹤等老戏骨在后面的戏中应该还会有很好的表演。如果尊重生活规律,尊重创作规律,您可以再拍下集。前提是,要比上部拍得好,或者起码在水平线以上,要不,就干脆别拍。如果保持住水平,创作力不枯竭,可以一直演下去。
我们新闻界一位前辈说,能拍出《潜伏》《猎场》这两部戏的导演,死而无憾。我个人的评价是《潜伏》没有一颗“闲棋”,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而《猎场》美中不足的是,稍显拖沓。总之,这两部戏代表一个高度,已经成为标杆,您得从严把关,以后凡是低于这个高度的戏坚决不拍。那怎么办呢?沉住气,一部一部慢慢打磨,千万别图快。目下电视剧不好看的原因,就是都在赶时间,都在匆匆赶路,没时间打磨。“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这是曾国藩的名句,我非常喜欢,觉得这句话道出了打造精品的真谛,就是不要“骤为之”,要慢为之,细为之,缓为之,精为之,敬为之。
在无雪寒日,突然想起山水诗人孔孚先生的诗《帕米尔》:“天地间侧卧/等一个消息//寂寞扇动翅膀/一匹马咀嚼荒凉”。孔孚先生在雪域高原上的咏叹,用的是减法,诗人生前曾言,越减越丰赡。不知姜导喜不喜欢。
我听说,有的医生深夜下班,赶紧回家,赶12点看《猎场》重播。姜导,别辜负了喜爱您的观众!
提前祝您元旦快乐!小逄12月12日于济南
新闻推荐
齐鲁工业大学官方网站截图。中新网济南12月13日电,近日,济南一高校学生申领的贫困生助学金需拿出30%上交班费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涉事学校齐鲁工业大学13日向中新网记者回应,学校严禁任何人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