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5月1日讯 (记者孙锋陈雪碧)5月1日起,《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省首部针对建筑垃圾管理的专门性地方性法规。为促进建筑垃圾管理工作高效提升,本报联合济南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局)、济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济南市渣土管理处,今起开通新闻举报热线82061110、67976222,欢迎市民来当“啄木鸟”,对建筑垃圾处置各环节进行监督,“啄出”渣土未覆盖、运输撒漏、乱堆乱放、乱倾倒等治理中的顽疾乱象,督促职能部门及时对接解决问题,清除乱象,提升管理成效,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被称为济南“有史以来最严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明确了建筑垃圾管理各单位责任主体,对政府部门职能进行了清晰划分。该《条例》对排放、运输、消纳、综合利用等建筑垃圾处置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均作出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该法规施行后,济南市治理建筑垃圾乱象的措施和处罚力度将更加严厉。
该《条例》明确提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有下列违法行为在一年之内被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其退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三年内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违法行为包括:车辆未实行密闭或者覆盖运输的;使用未纳入名录中的车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未按照核准确定的地点倾倒建筑垃圾的;承运未经核准的建筑垃圾的。运输企业有第三项、第四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其退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对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未采取扬尘防治措施等违法行为,最高罚款10万元。
本报联合济南城管部门,共同开设新闻举报热线、启动“建筑垃圾啄木鸟”活动,就是要让违法处置建筑垃圾的行为置于公众视线,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整治到位。济南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建筑垃圾问题举报属实的,将对举报的市民给予奖励。“近日我们还将推出第二期‘随手拍\’有奖举报活动,号召更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共同向不文明现象宣战,建筑垃圾管理、渣土运输处置等方面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欢迎市民对建筑垃圾排放、运输、消纳等过程中的各类乱象进行举报,本报将就市民举报的部分严重违规问题展开重点监督,同时第一时间对接城管(城管执法)部门,亮出相关问题,及时严肃处理,消除治理顽疾,让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打赢“蓝天保卫战”。
新闻推荐
晚报讯4月21日,平安银行济南分行泉城路支行内控合规主任、柜员及大堂经理在有效识别风险案件后,巧妙应对、及时报警,最终成功解救被挟持客户,免于客户银行卡用于非法交易,成功拦截风险案件...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