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2日讯(记者卢虹)学校食堂的午餐是如何做出的?有“电子眼”可对后厨操作实时监控。饭碗中的米来自哪里?有“追溯账”让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日前,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为让孩子吃上“放心餐”,济南市对学校食堂推进大宗食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信息公开制、进货查验制、索票索证制等,对全市学校食堂升级改造,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据了解,按照有资质、有实力、有业绩、专业化的原则,对学校食堂使用的米、面、油等大宗食品定点采购、统一配送,建立对定点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检查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退出制度,保证原料可靠、过程可控、问题可查、源头可溯、责任可究。
教育部门要求学校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每所学校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有条件的学校配备营养健康管理员;落实校长等相关负责人陪餐制,推进师生、家长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落实食堂操作规范,做好清洁消毒、加工制作、留样登记。
针对家长关注的“校园配餐”新模式,2017年以来共遴选优质配餐企业80余家,为全市513所学校21.19万人配餐;2021年,在主城区布局建设10所中央厨房,改变传统午间配餐散点化、作坊式、低质高价的运营状况,实现学校食堂管理和配餐服务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有需求的中小学午间配餐100%全覆盖。
全市教育部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严守安全底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春秋两季开学食品安全学校自查覆盖率100%,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检查覆盖率100%,“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有需求的中小学午间配餐覆盖率100%。
新闻推荐
济南市长清区双泉中心小学教师郝馨馨90后“完美邂逅”乡村小学
从“初出茅庐事事新”到“校有教师初长成”,从一名英语教师到身兼数职的全科教师,从大队辅导员到德育主任再到教导...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