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和她的人物作品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在胜利采油厂群众文化作品展览中,有一副泥塑作品,它以栩栩如生的十大标兵人物获得了采油厂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这就是胜利采油厂汽车大队职工张辉创作的《胜利的“脊梁”》。
儿时的涂鸦让张辉对素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活灵活现的感觉让她从平面的创作走向立体创作。初上小学的她在美术课上用橡皮泥捏小狗、小猫,竟然捏的有模有样,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从此以后,她更迷恋这种手工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辉又开始钻研雕塑艺术,翻看各种有关雕塑书籍,去参观雕塑展览,研究名家的作品,并不断地用红泥、泡沫、金属模仿自然、模仿人体、模仿动物。渐渐地,她的雕刻创作,在朋友圈里有了一定的“名气”。
2003年春节前夕,用泡沫帮朋友雕刻的“金童玉女”,是张辉创作的第一副完整的作品。“虽然创作的作品得到了朋友的认可,但我觉得作品还是有很多缺陷,很多不足之处。”2007年,张辉下定决心,到山东艺术学院进行研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张辉的雕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2007年、2008年两年,她连续担任“鲁商嘉年华”银座济宁展厅总策划,由于她的设计文化元素突出、历史内涵丰富、内容展示充分,被授予“特色文化奖”。
在胜采汽车大队,张辉只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与雕塑职业看似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她时刻注意着司机师傅们的工作与生活。闲暇时间,张辉就习惯性地将师傅们的状态用画笔画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没事的时候,她还给队上的员工画素描,为队上增加了不少欢快的气氛。“我喜欢这种建立在现实生活上的创作,能真实展示石油工人的工作。”
2012年,张辉又从挂历上找出十大标兵人物的头像,按照1比1的比例,做磨子、红泥涂、烘干、涂漆,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完成。当这个作品拉到单位的时候,大家无不赞叹:“都知道你是个画家,没想到居然还是个雕塑家。”当问到张辉为什么要以这十个人为代表创作这个雕塑作品时,她说:“这十大标兵人物在胜利油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高贵品质和高尚情操,是全体石油工人在不同岗位上的缩影,普通平凡却又豪气冲天,不愧是中国石化的‘胜利脊梁\’。作为一名油田员工,我要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完善自我,为他们和油田作点自己的贡献。”
(文/孙宁宁 图/刘铮)
新闻推荐
《孔门弟子画传》郑仲逊 主编定价:¥56.00□作者简介郑仲逊,山东省济宁市人,中共党...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