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义堂
一条享誉世界的人工大河,一首荡气回肠的真爱长歌。一幅《金瓶梅》般的风情画卷,一部壮怀激烈的民族史册。
正史的情怀,传奇剧的精彩,爱民的热肠,反腐的较量,成长的欢畅,爱情的守望,尽在《大运河》中澎湃激荡———
第六十二章(中)运河儿女终享团圆治河功臣位列仙班
朱棣点点头,叹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乡官老人白英身处岩穴,心怀天下,功在治河,利在漕运,然天不假岁,英年早逝,真是悲天悯悼,呜呼哀哉!朕敕封白英为功漕神!”
永乐皇帝给白英的封号传到了老百姓那里,都觉得拗口,直接称呼白英为“白大王”。
后来,漕运总督陈瑄来到济宁督办漕运事务,已经是济宁州知州的潘叔正出城迎接,二人相见,分外亲热。
傍晚,潘叔正拉着陈瑄到运河边上的一家酒楼去喝酒,找到一张临窗的桌子,二人坐了下来,慢慢品酒。
喝到酒酣之时,潘叔正感觉有点儿热了,就顺手打开窗户,只见运河里一河夕阳,碎金万点,号子声声,百舸争流,好一番繁忙的景象!
陈瑄高兴地说:“惟献兄,看到这大运河这般兴旺,足下有何感想啊?”潘叔正一边饮酒,一边吟诵:“千里运河万里船,
千家血汗万家欢,
功过千秋何足道,
造福苍生万万年!”
陈瑄赞叹地点点头,说:“说得好!本督武将出身,不会作诗,但是,心和你是一样的,这大运河是千百年来,百姓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到了我们手里,不仅要疏浚好,还要管好用好,为黎民苍生造福!我已经奏请皇上,从江南杭州府到北京通州,在运河沿岸广植杨柳,设立四十个转运粮仓,便于漕粮转运。又在沿线设置五百六十八个漕运馆舍,维护河道,导舟避浅。”
潘叔正说:“好啊,济宁位于运河之脊,位置最为重要,粮仓和馆舍的事,本州一定办好。”
陈瑄拱手道:“那就有劳了!”
正是一个月圆之夜,陈瑄喝完酒回到馆舍,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掩上馆舍的门,在街上闲逛。他又来到济宁怡红轩门口,看到灯红酒绿依旧,想起与茅毛相识的一幕一幕,不住地叹息,自言自语地说道:月亮啊,您能不能给远在淮安的茅毛捎个信,就说我好想她啊!
怡红轩的老鸨看到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在门口徘徊,就走出来,想拉他进来,仔细一看,认出了他来,高兴地喊:“姑娘们,贵客来啦,快来侍候这位官员大老爷!”
陈瑄扭头就跑。他来到运河南门桥上,倚在栏杆上喘息,却看到桥下停着一只花船,花船上,有一个年轻女人的身影,也在向自己这边张望,她的脸庞就像月亮一样,和月亮映在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相互媲美。
只见这女子弃船登岸,顺着台阶,慢慢走上桥来,他感到有些疑惑:这是谁呢?这么熟悉,这么像茅毛的身影?
那女人在月光下轻盈地走过来,身影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他揉揉眼睛,不错,正是茅毛!
陈瑄高兴地跑过去,大声问道:“这是真的吗?茅毛,你怎么会在这里?”
茅毛甜甜地笑着说:“总督大人,站在你面前不再是教坊司里的灵芝,而是一个真的茅毛,我自由了!”
陈瑄惊奇地问:“你自由了?那你的乐籍呢?”
茅毛说:“大人啊,是你非知,原来在乐籍的都是罪臣之女,由于训练严格,技艺超群,声名显赫,许多大家闺秀、淑女名媛都争相加入乐籍,我被别人挤兑出来了!听说你要到济宁来,就跟着你一路从淮安赶了过来,如果你再不要我,我还是去济宁的怡红院算了!”
陈瑄高兴地伸出双手,将灵芝紧紧抱在怀里:“我要你,当然要了,谁也不能和我争!”月亮害羞了,躲在了云背后。
又是一个春天,山东汶上南旺运河分水处,鞭炮声里,鼓乐齐鸣。白大王庙建成了。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来到南旺,奉上贡品,燃香放炮,山东梆子剧社搭台唱戏,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
一位农民在大声宣读捐款的乡绅百姓名单。人们欢声雷动。
工部尚书宋礼、漕运总督陈瑄、济宁知州潘叔正一起出席白大王庙落成仪式。他们和官员、百姓们一起祭拜,祈求功漕神白大王保佑大运河漕运平安,保佑运河两岸风调雨顺。
司仪高声唱礼:“请主祭官祭拜白大王———”
宋礼走进庙里,跪在白英的塑像前,点上香,酹酒三巡。
司仪唱道:“各位来宾,请一起向白大王行跪拜大礼!”
庙前的月台上,陈瑄和茅毛站在第一排,潘叔正和宋小蛮站在第二排,宋大牛和白秀兰以及两个儿子站在第三排,后面是数不清的百姓们。
随着司仪的唱礼声,大家一起下跪祭拜。
祭拜仪式结束后,白秀兰拉着大儿子运河和小儿子南旺来到运河边,坐在镇水兽上,说:“运河、南旺,来,我给你们讲讲这条大运河,讲讲你姥爷治水的故事。”
小南旺高兴地说:“哦,娘给我们讲故事了!”(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招商银行济宁分行信用卡部正式获批成立!招商银行于1987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