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欣
8月23日上午10点半,本报举办的“济宁市小记者团暑期社会实践———‘卖报小报童\’活动”颁奖仪式在万达广场进行,来自济宁市小记者团的100多名小记者参与到此次活动中。颁奖开始之前,报社领导对在暑期卖报活动中圆满完成任务的小报童们表示点个赞!今年的“营销冠军”赵月同学也与其他小记者分享了卖报感悟,其中的那些酸甜苦辣,小记者们应该深有体会吧!
“营销冠军”自曝“最郁闷的事”
别看赵月同学风风光光地获得了带着爸爸妈妈免费旅游的机会,这些可都是暑假期间她流的汗,这验证了一句话“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在发表卖报心得的时候,她也跟大家分享了她的“受骗经历”———收假币。要说,第一次收到假币可能是某个买家也没注意自己给的是假币,在同一个地点两次收到同样的假币,那就是有人蓄意为之了。当赵月的妈妈拿着两张十元的假币红着眼眶跟记者讲述孩子的感受时,记者也感觉义愤填膺,孩子被蓄意欺骗带来的困扰绝不是区区二十元钱那么简单。
借住在亲戚家的“小报童”
早上9点半,记者见到了家住兖州区的小记者寇俊哲,她也是此次获奖小报童中的一员。闲聊中,记者问起寇俊哲的妈妈,卖报活动每天早上6:30到报社领报纸,她们是怎么来参加活动的。寇俊哲妈妈说,刚好有亲戚住在济宁,也就在他们家里蹭住了整整一个星期,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寇俊哲妈妈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一开始别人拒绝购买寇俊哲的报纸时,这个爱笑的女孩儿脸上充满了尴尬与失落,不过她很快调整好情绪,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几次下来,寇俊哲面对陌生人时更加得心应手,无敌的笑容加上甜甜的话语,她的销售速度大大提高了。
“小报童”成长见证人
卖报小报童活动中,最直接见证孩子成长的就是家长,很多家长跟记者说起孩子的成长都是一脸感慨,很多小记者知道了挣钱的不易后,花钱也慎重多了。记者也问到小记者们卖报挣的钱做什么用了,小记者们的用处可谓“五花八门”,请爸妈吃饭、用自己的钱买了新书包、给爸妈买了礼物、让妈妈帮忙存起来以后用……虽然一个短短的暑假活动孩子们并没有挣多少钱,但是大部分孩子都用这笔“辛苦费”给爸妈送了一份叫做“感恩”的礼物。
此次活动中还有一群特殊的人见证了小报童的成长。他们是无偿给孩子们提供了毛绒玩具的秦俭小店———双皇冠毛绒玩具专卖店及提供了最强大脑的记忆课月卡的济宁脑动力教育,给予小记者们更多的爱。
可爱公仔送给小报童记者刘传伏摄
新闻推荐
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四年级七班韩清璇经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这些词,也知道咱济宁是一座文明的古城,也寻访过老城墙、铁塔寺、...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