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济宁有什么特色名吃吗?”被问及这个问题,相信咱济宁人脑海中大多首先想到的便是甏肉干饭了。在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竹竿巷里,有这么一家哈哈蔡四甏肉干饭店,经营店铺的蔡振友老两口都是聋哑人,烹制的甏肉干饭远近闻名,虽然店面几经转换,但依然吸引了不少济宁食客追随。
扁担挑出特色名吃
作为济宁的传统特色小吃,甏肉干饭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甏肉干饭只是作为民间一道家常菜出现在济宁老百姓的餐桌上,到明末清初时才开始有商人将甏肉和干饭分别放到两个筐中,用扁担挑着,走街窜巷叫卖。蔡振友的父亲蔡玉坤最早便是挑着扁担在市区原华联附近销售甏肉干饭,蔡振友接手后便从小摊一直发展到现在的门市。在竹竿巷里随便找人问一句,哪家是蔡哈哈干饭店?大家便会指向这家挂着古色古香牌匾的门面。
蔡振友的儿子蔡磊告诉记者,父亲最早做甏肉干饭时已经40多岁,当时还在工厂里上班,上早班的话便下午出摊,上晚班的话便上午出摊。1989年蔡振友的甏肉干饭摊一直摆在竹竿巷西头的路口,1993年蔡振友在竹竿巷里开起了干饭店,虽然先后三次换址,但此时蔡家的甏肉干饭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每天登门品尝刚出锅甏肉干饭的食客络绎不绝。
时间流逝口味未改
蔡四甏肉干饭凭着地道的口味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曾经品尝这一美食的一代人也从年轻人变成了老年人,蔡磊告诉记者,父亲做出的甏肉干饭在老济宁人心中有着极高的评价,不少熟客早已和父亲成了朋友,经常来店里尝尝甏肉干饭已经成为多年养成的习惯。因为蔡振友老两口都是聋哑人,顾客基本上不会询问价格,点餐吃完,直接将50元或100元递给老人,等待老人找钱。记者了解到,老两口坚持只买原材料,不买任何加工过的东西,即便是小小的豆腐泡都要自己亲手炸,猪肉等原材料的选择也是优中选优,为了保证质量和味道,大料都是从中药房购买。蔡振友今年已经64岁,坚持每天现做现卖,凌晨四点半起床开始忙乎,早上六点半蔡磊帮着老人采购肉和蔬菜,回来再帮老人一起包卷煎、肉丸等,七点半时蔡磊赶去上班,老两口继续在店里打理。蔡磊告诉记者,自己也希望能够将甏肉干饭的老手艺传承下去,让济宁人和来济宁的客人都有机会尝尝正宗的济宁甏肉干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龙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了太多有关楼市消极情况的报道,从杭州部分楼盘每平米降价5000元,到蔓延至“金九”全国楼市的偃旗息鼓,几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房...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