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蕊与同事一起交流。通讯员李岩松摄从部队转业至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这一算下来,董蕊和这身警服已打了10年的交道。当初关爱桥下一声声“董妈妈”被叫了7年。去年11月份,董蕊离开关爱桥,任济宁高新区交警大队凯赛中队的中队长。面对中队里大小的事务,这位女中队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本报记者孟杰
连日的暴晒
皮肤黝黑了些
7月初,气温飙升到三十五六度,连日的高温和暴晒让董蕊的皮肤看上去黝黑了些。济宁高新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在进行中,董蕊所在的中队任务繁重,随时处于备勤状态。按照工作安排,6月21日,身为中队长的董蕊要和队里的两名同事一起上路早查,目标是企图与交警上班时间打时差的闯禁区大货车和一些排放量不达标的柴油车。
6月21日早晨5点40分,董蕊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怕吵醒睡梦中的双胞胎儿子和父母,董蕊悄悄拿起车钥匙下了楼。
“俩包子、一杯豆浆。”楼下的包子铺已经成了董蕊常年的早餐点。顾不上在包子铺里蹭空调,她拎着早餐袋子匆匆赶回了队里。
抬头看了看,时间到了6点50分,该出门了。虽是早晨,外面的太阳已照得人睁不开眼了。一出去就得在外面站俩小时,犹豫了一下,她还是将防晒喷雾放进了包里。“枇杷糖、防晒喷雾、藿香正气水。”在办公桌的一个抽屉里,专门放着董蕊的出勤老三样。
按照前期的工作部署和各个路段的实际情况,董蕊中队将菱花路、凌云路和洸河路几个路口作为早查的重点。巡查中,董蕊和队员发现,一辆重型仓栅货车头朝西停在了崇文大道上,货车上满载着装修材料,当时司机正在组织人员卸货。
“大货车闯禁区,对城区的环境和安全都是一种威胁。按照要求,我们要对您罚款200元、扣3分的处罚。”亮明身份后,董蕊为驾驶员开出了一张罚单。
摘下警帽
头发一缕一缕的
在执法过程中,一些驾驶员见是女交警,就会以为女交警心软好说话,便胡搅蛮缠,这样的事董蕊没少碰到过。
“作为一名执法民警,查处必须要合法规范。”董蕊称,从警10多年,遇到过各种各样不配合的人员,作为一名老警官,自己心中只有合法和规范。
眼看到了中午,头上的烈日照得人睁不开眼。在队里食堂15分钟吃了午饭,时针指向了12点,董蕊又带着队员上路巡查,巡查时间从中午12点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
扣完最后一辆违法载人的三轮车,董蕊和队员才回队,摘下帽子,董蕊的头发已经一缕一缕的了,身后的警服全是汗渍。
“我们夏天会备三套警服,像我就是车里一套,家里一套,身上一套。”当日下午4点,上午查处的一些违法车辆已陆续来队上处理了。刚换上一身干净警服的董蕊又忙活了起来。
“昨天晚上回去孩子都要睡了,今天晚上又有任务了。”当日晚上8点,董蕊和队员们还要在柳行三角绿地设卡查处酒驾和闯禁区的货车。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场集中整治将会持续到凌晨2点,而对于这种工作节奏,董蕊早已习惯。
新闻推荐
“小麦秸秆、稻壳、玉米秸秆经发酵,制作成有机肥;玉米棒壳、棉籽壳等打碎制作食用菌棒子……”除了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皮、稻草等农作物废料制作工艺品出售,济宁一些出口企业还为农作物废料找到了...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