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儿子要上小学了。全家都期待着9月份儿子背上书包的那个时刻,实际上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学校与家的距离,还有教学质量等等,实验小学一直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这是2013年我心里忐忑的一幕。
偶然的机会,我们知道了济宁外国语学校,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模式,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深深打动了我们。我还听说,学校9月份迁到高新区海川路的新校区,更名为济宁孔子国际学校。那里有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校园,完善的配套设施,优雅的学习环境,我们决心让儿子报考这所学校。
此前,高新区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道它创建于1992年春,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虽然我工作的接庄街道与高新区仅一路之隔,但“国家级”、“高新产业”、“科技新城”的光环,让我一直有种仰视感和距离感。这一年,因为儿子即将成为小学生,我才与高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儿子顺利地拿到孔子国际学校的通知书,他坐校车每天穿梭于市区和高新区之间,转眼三年过去了。
这是不一样的三年,孩子和我的家庭都见证着高新区的日新月异。就在这一年的年底,济宁市行政区划调整,接庄街道划归高新区。
作为一名街道干部,我有过惊喜,有过忐忑。接庄街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是我们期盼的。
两年多过去了,我再也没有了疑惑和顾虑,只有收获满满。两年多来,包容的高新区,让接庄街道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各项工作亮点频现,信访“六加”工作法领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让旧貌焕然一新,党员教育培训、党建示范点建设、非公企业党建等一系列工作凸显了党的凝聚力。
两年多来,开放的高新区给予接庄街道更为宽阔的舞台,辖区内路灯亮了,红绿灯闪了,道路更通畅了,天更蓝了;村庄内环境整洁了,孩子们坐上了安全的黄色长头校车,天网工程的监控探头延伸到街头巷尾,村民生活更加舒心了……
儿子要上四年级了。他将在高新区读完他的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学业,我也会义无返顾地把热情奉献给我喜欢的工作,奉献给高新区这片朝气蓬勃的沃土。
现在的我和儿子都会骄傲地说:“我是高新区人,我和高新区有着不解之缘。”
“我与济宁高新区”征文E-mail:jngxqb@163.com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7月5日讯(记者孟杰通讯员韩玉元)接庄街道率先行动、积极作为,引导群众综合利用秸秆,转变观念由“不让烧”到“不想烧”。三夏期间,接庄街道辖区内不见一处失火点。去年接庄...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