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中区辖区面积3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万人,每年事故接警量达2万余起。为深入落实公安部交管局“放管服”改革20项措施,全力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交警大队联合人保财险济宁分公司,自今年5月7日起达成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深化“警保联动”机制,进一步推进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打造交通事故“警保联动快处快赔”一站式服务,实行警医联动+医保联动+救助基金+绿色通道多元化救助机制,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交管服务体系。
自警保联动快处快赔机制实施以来,大队处理了1800余起轻微事故,每次事故现场撤出时间均比以前减少15分钟左右,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60%。
□ 本报记者 冯磊 吴荣欣
本报通讯员 段文 刘健
警保联动 一体指挥
据济宁市市中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徐黎焱介绍,为了增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能力,整合该交警大队及保险公司接警平台职能,由接警员统一代表交警及保险公司,与报警人联系,进行线上处置,提高线上处置效率,并根据警情等级,统一安排警保联动专员或辖区中队出警,对警情签收及分流反馈,解决了以往因警保双方信息交流不畅造成的重复出警、事故处理与理赔脱钩的问题。
同时,接警员指导当事人关注微信公众号,使用微信功能,远程指导当事人协商处理,解决了未安装交管“12123”APP软件的当事人,因不能上传事故照片而不能享受快捷高效的线上服务问题。直接利用数字化警务室,查看治安天网或交警监控,交警可实现远程勘查事故现场,并回看监控录像还原事故发生经过,进行远程线上定责。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60%以上的案件不用到现场即可远程指导办理,节省了警力,减少了道路拥堵。
线下巡查 线上理赔
徐黎焱说,“通过流程对接、数据共享功能模块,把交管‘12123’APP及微信公众号采集的信息及当事人的事故认定书,推送到保险公司,实现车辆财产损失事故在线定损、在线理赔,将理赔环节由‘线下’升级为‘线上’,打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保财险济宁分公司为警保联动快处快赔巡逻队配备10辆专用车辆,统一配置带有警保联动标识的勘察车辆及服装、对讲机、记录仪等设备,在大队辖区设置4个“警保联动”专员服务区驻点,受理轻微交通事故处理及理赔服务。通过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模式,与辖区中队配合,实现高效便民与资源配置的良性结合。警保联动服务专员做好主干道巡查服务,在巡逻中及时发现并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使用交管“12123”APP保险查勘员版,在线提请交警责任认定,借自身理赔业务优势,进行定损理赔,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
除快处快赔巡逻队及辖区中队巡逻队之外,该交警大队还成立了由10辆摩托车组成的特勤“铁骑队”。人员由警保联动指挥平台统一调度,充分发挥各自现场勘察及理赔优势,实现快处、快撤、快赔。辖区附属医院周边交通事故严重影响着道路畅通,自警保联动运行以来,事故处理效率提高了两倍多,道路明显通畅了。
多元调解,事故快赔
在事故赔付方面,市中区交警大队集“警保联动”、多元调解、法律援助、救助基金、绿色通道、事故法庭六位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交通事故处理链条。
发生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需要受伤人员先行垫付治疗资金。肇事方需要受伤人员出院后,拿着医院给受伤人员开具的相应票据,交付所在的保险公司处理。但受伤人员担心肇事方推诿,往往要求肇事方先行垫付资金再给予票据。但肇事方垫付资金后,又容易得不到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从而产生矛盾,致使事故久拖不决。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市中区交警大队深化警保联动,由保险公司出面参与事故调解。肇事方保险公司直接面对受伤方及其家属,对于赔偿方式、赔偿金额现场进行沟通。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事故双方不互信问题,极大提高了交通事故赔偿速度。同时,为防止肇事方推诿、确保事故处理公平,交警、法院等多部门联动调解,将交通事故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降到最低。
徐黎焱介绍,人保公司对于承保车辆发生伤人事故后,突破了原来只能垫付1万元交强险的限制,对于伤情特别严重的可以先行垫付10万元。实行警医联动+医保联动+救助基金+绿色通道多元化救助机制以来,共救助群众110余人,垫付资金200余万元,解决了群众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治疗费用耽误抢救问题,有效防止了群众因交通事故致贫返贫。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0月13日讯(记者徐斐)今天上午,市产研院与济宁经开区战略合作暨高速激光熔覆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开启了产研院联合县区...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