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俯视效果图推进“三农”发展是神圣职责□曲阜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士东
我们来自农村,祖辈、父辈及兄弟姐妹从事农业工作的艰辛,让我们始终铭记推进“三农”发展的神圣职责而丝毫不敢懈怠。2015年,曲阜农业将进一步强基固本、创新服务、重抓科技、推进增收。以创建省级农业高新区为抓手,按照“一带六区”布局,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年内实现“五通一平”;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年内新增10万亩;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年内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济宁市级10家;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流转。着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和可视农业,强化科技兴农,完善推广网络,着力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重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用足用活各级支农资金资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从而实现曲阜农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孟一梅花张庆会
农业稳,天下安。只有抓好农业,人民生活才有保障、经济发展才有动力,这是曲阜市一直以来把农业作为重要战略产业的质朴认知。
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的号角再次吹响,这给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己任的曲阜市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2014年度,曲阜市的粮食生产再次荣获农业部表彰,但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如何持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如何抢占乡村游先机、为农业发展拓展出一片新天地等等,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曲阜市紧紧围绕“优质粮食、高端林果蔬菜、现代畜禽养殖、苗木花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布局合理、量质并举、特色鲜明、发展加快的良好态势,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升级版的现代农业已初具形态。
给农业产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餐桌上再常见不过的紫薯,经过提炼变成了具有预防癌症、心脏病和关节炎等功效的“健康使者”,这样的华丽转身在曲阜的田间地头已经不是新鲜事。
当笔者来到曲阜好友农牧有限公司,一条从紫薯种植到花青素提炼的生产线正热火朝天地运转。经过深加工,几块钱一斤的地瓜蛋身价陡增,摇身变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花青素,实现了农产品从刨出来就卖到深加工后、带着品牌打市场的蜕变。不仅如此,在公司3000多亩的土地上,一副从农牧产品种养到肥料生产,再到特色储藏、加工、销售的清晰生态循环农业路线图赫然在目。
好友农牧的成功并非个例,2014年,曲阜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扶持发展济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发展家庭农场170家,3家被评为济宁市示范场,实现农场总数170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增加78家,各项指标均列济宁全市前列……这些多样性的产业化个体,通过各自内部的农业小循环共同促成了曲阜“大农业”体系的建设。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实打实的政策和真金白银的“供血”。近年来,曲阜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去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考核奖励的意见》,从政策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力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业态,最大限度地放大了资源优势、创建起农业品牌,为产业化铺开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曲阜连续举办三届现代农业招商大会,招引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累计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额超50亿元。
产业化的高效和大项目的落地都有赖于大面积的整合土地。对此,曲阜市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探索创造出了以大户承租为主的土地流转“尼山模式”和以村委会为主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代为种植管理的土地托管“河口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流转土地35万亩,其中今年新增流转面积10.7万亩,为产业化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农村改革“给力”农民增收
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就加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尽快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做出部署。目标既定,曲阜市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2015年1月8日,随着一声清脆的锤响,王庄镇也是曲阜市2015年第一起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招投标项目开始了。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标后,最终由陶西村民董瑞良以120元/亩的价格中标。为确保此次竞标活动的公开,王庄镇邀请了农业局、镇纪委、国土分局、派出所、农业服务站、水利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督,竞标结束后,受招标人当场与中标方签订了产权交易确认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曲阜市确定的十项重点改革之一,已经连续四年被列入“2711”重点工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载体,它的建立和完善,将使沉睡的农村各类资源、资产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盘活,有利于实现农村资源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为全面推进此项工作,曲阜市在书院街道召开了全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现场会,对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做出全面安排部署。目前,市级交易中心1处和12个镇街的交易平台已经建立,已开展涉及承包地、绿化带、荒山等内容的交易6起,合同金额140万余元。
如果说,农村产权交易模式的创新规范了交易流程、杜绝了暗箱操作,那么,立足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的改革,则进一步维护了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合法权益。
在济宁,曲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一直名列前茅,被确定为全市示范点,成功迎接了省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验收。今年1月,曲阜率先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使家庭农户承包的土地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
美丽乡村撬动“第六产业”
宁静的夜晚,明亮的繁星,空灵的虫鸣……都市的喧嚣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这样一方美景和心境。突然间,一股火光冲起,点亮深邃的夜空,歌声、舞蹈的跳跃声、为回归本真而碰撞的酒杯声四起,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顿时活跃起来。
“我从来没想过在家门口也能看到阔别已久的星空,也没想到能像在广袤的大草原上一样,享受酣畅的篝火晚会,这一切都太美好了。”济宁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周娜在体验过吴村的农家乐后感慨道,这种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对“压力山大”的城市上班族来说很清新、很时尚。
时代在变,游客对乡村游的理解和要求也在变,而曲阜乡村游不断注入新元素的变化,恰与中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新的一年,曲阜已将目光锁定在农业旅游观光上,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为农业发展寻觅一片新的天地。对此,曲阜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调整考核机制,确立主题功能区的理念,以吴村镇、石门山镇、尼山镇为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奖励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倡导绿色生态,突出休闲体验,打造田园风光,全面建设好观光旅游农业。结合曲阜市的区域特色和生态环境优越的特点,全市每个镇街都将建成2-3个农业观光点,创成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使一二三产通过农业观光这根杠杆撬动深度融合的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革新了农业旅游的面貌,更对改善农村道路、饮水、电力、住房等基础设施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当农村群众的生活品质因此大幅提升,他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播撒更大的农业红利。
抓好食品安全一直以来是曲阜市农业局的一项重点工作,2014年度,全局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资市场打假、高毒农药清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了省商务厅、省检验检疫局、省农业厅等部门“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验收。为从源头上管控好“舌尖上的安全”,曲阜市将在今年启动“可视农业”项目,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项目完成后,曲阜市的田间地头都将被摄像头覆盖,农作物种植全过程将在网上进行直播,如此一来,消费者再也不用为吃进肚的农产品安不安全、健不健康发愁了。
2015年,曲阜还将进一步增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管理与扶持力度。突出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试点工作,有效破解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瓶颈,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在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上实现零的突破,积极打造1家国家级、3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曲阜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让曲阜农业和旅游双驾同驱,在国内、国际上享有同样的知名度。
新闻推荐
□记者高晓雷报道本报曲阜讯记者从曲阜市文物局了解到,日前,曲阜尼山孔庙及书院古建筑防雷保护工程启动。据悉,为提升曲阜尼山古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曲阜市文物局去年编制完成...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