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点评
绷紧“公共安全”弦
李传营
公共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是群众最为关切的民生保障指标之一。“十一五”期间,莱芜市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时刻绷紧“公共安全”这根弦,使全市连续5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保持在97%以上,在全市创造了安全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五年来,莱芜市注重保全面、抓重点,推进警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使基层一线警力占比达到89.7%,连续5年刑事案件发案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治安状况的良好,使群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安全感,提升了对社会的满意度。
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快捷。社会生活充满矛盾,而如何处理矛盾、化解矛盾,是对执政者的能力考验,“十一五”期间,莱芜市重视矛盾调处工作,建立政法机关联合接访中心;健全市、区、镇、村四级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做到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基本做到了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当中。矛盾的解决不仅化解了人际关系危机,而且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保障。
司法保障体系完善可靠。维护公共安全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取得长治久安,就得经常化、制度化,“十一五”期间,莱芜市注重司法保障制度建设,分别建立健全了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便民司法服务制度,在经济扶持、法律援助、方便快捷等方面使司法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可靠,而且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使群众生活得到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公共安全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一个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十一五”期间,莱芜市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各项指标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不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而且在全市创造了安乐、祥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使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刘艳芳编者的话: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服务为民,直面问题、解决难题的执政理念和创新精神,围绕“共同关注的环境”,莱芜市环境保护局、莱芜日报社、莱芜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发...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