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萌萌 通讯员 毕建华
开栏的话:5月9日,市供销社召开加强作风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在全市供销社系统掀起了创先争优活动的高潮。口镇供销社打造社区服务中心,羊里供销社、张家洼供销社、寨里供销社打造新型农村日用品流通网络,孝义供销社打造新型农资流通网络,鹿野供销社打造“朗野”牌蜂蜜,大槐树供销社打造专业合作社……莱芜市基层供销社在经历了经济转轨时期一段低潮后,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是什么让这些基层供销社能够重新站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基层供销社如何摆脱体制障碍,重新发挥服务“三农”的职能?记者近日走访莱芜市部分优秀基层供销社,探寻新形势下供销社改革发展之路。
“供销社发展的根基在农村,主战场也在农村,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业和农民。如果离开了‘三农\’,供销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刘镇凌说。
口镇供销社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植根“三农”,坚持市场经济、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经营服务体系,完善为农服务功能。
“走,咱上供销社超市去逛逛!”如今,“去供销社超市逛逛”已经成为口镇人的口头禅,这得益于口镇供销社构建起的“日用消费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目前,口镇供销社已建设日用品配送中心一处、中心店一处、直营店3处、加盟店32处,日用消费品经营品种达到1.2万个多个,年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基本形成覆盖全镇并辐射周边镇、村的农村日用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我们的重心是日用品,重点就是要做好农村日用品网络建设。社区建到哪里,我们的日用品网点就建到哪里!”口镇供销社主任许继昌坚定地说。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资,口镇供销社也借力搞起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前些年农资供应一度萧条,我们及时转换经营管理体制,由供销社控股、职工参股成立生产资料公司。”许继昌说。如今,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化肥直供经营网络,下设8个经营网点,2010年销售额达到1360多万元,确保了当地农民农业生产需求。
“俺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没想到家门口竟然建起了大超市,柴米油盐、化肥、农药、种子,连交话费都在家门口实现了。”杨庄镇太和社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在太和社区,口镇供销社计划依托日用品超市,围绕农高区生产及居民生活需求,再投资280万元建设高标准经营仓储设施,开展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废旧物资回收、社区物业管理等服务项目。此外,口镇供销社已在雍和园社区建设了一流社区超市,并计划在工业区内陶镇等8个社区建设服务中心,打造一个个农村社区样板,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新农村建设。
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积极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口镇供销社立足当地产业结构优势,以供销社为主导先后组建了养猪、养鸡、樱桃种植三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专业生产社员120户,积极帮助社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信息交流、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年产销各类农产品800多万元,助农增收160多万元。
“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合作化,目前我们的合作社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将来还要逐步完善,发挥其带动作用!”许继昌说。
“为了供销社的发展,在用人上我们必须打破常规,不论资排辈,能者上,庸者下。”许继昌说。口镇供销社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网络的同时,打破传统用人模式,开放办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外部吸收和内部培养的方式,广聚人才;通过创新工资考核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和业务水平。
“我们以热爱集体为荣,以危害集体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搬弄是非为耻……”口镇供销社有自己的“八荣八耻”,这是口镇供销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现。“百年企业靠文化,只有每一个供销社员工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有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供销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继昌说。
新闻推荐
最大限度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莱芜市工会组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 李萌萌 通讯员 张凯“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发展工会会员”。近几年来,莱芜市各级工会按照这一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把组织工作作为工会的基础性工作和第一位工作来抓,...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