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遭受两次致命打击,先是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忙着为父亲四处筹钱治病的儿子突然晕倒在医院,被诊断为尿毒症。这对父子便是命悬一线的皋兰县黑石川乡大横村村民张延祖与张林军。
遭遇如此变故,他们的家人承受了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弃父救子”,让父亲回家,将生的希望留给儿子。可是面对巨额的治疗费,儿子生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好在大横村村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为这个不幸的家庭点亮了“希望之火”,并演绎出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父子两人相继患重病
12月25日,记者来到了皋兰县黑石川乡大横村,天空中乌云密布,雪花飞舞,整个村子白茫茫的一片。村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向记者讲述了张延祖父子的不幸。
今年9月15日,张延祖外出回家后突感身体不适,后到皋兰县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肺癌”,这一噩耗犹如晴空霹雳,让全家人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难以接受。可是谁也不曾料到,灾难还远未停止。10月初的一天早上,刚从外面筹钱回来的儿子张林军突然晕倒在医院楼道,后被诊断为“尿毒症”。“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肯定是医院弄错了。”张林军年轻的妻子说什么也不肯相信自己年仅27岁的丈夫会得“尿毒症”。短短一个月时间,公公被查出‘肺癌\’,丈夫又被查出‘尿毒症\’,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不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智上,谁都不敢更不能相信这是事实。为了证明丈夫“没病”,张林军的妻子又带着丈夫来到兰医二院复查,然而,他们并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残酷的事实无情地粉碎了这个家庭最后一丝希望。
“弃父救子”成无奈之举
当日上午,记者随大横村党支部书记保先荣一行来到了张林军家中,在一间寒冷的房子里,张延祖正蜷缩在炕上,肺癌晚期的剧烈疼痛时时折磨着这位可怜的农民,曾经强壮的身体如今只剩下皮包骨头,豆大的汗珠不停从他的脸颊上流下。由于没钱,原本在皋兰医院治疗的他在儿子住院第三天便回家“休息”了。同样由于没钱,52岁的他得不到任何药物救治,即便是止疼药,对他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及。他只能在自家的土炕上“等死”。可是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自己得了肺癌,更不知道自己唯一的儿子得了“尿毒症”,他还在别人“你儿子到兰州打工挣钱去了,挣了钱才能给你看病”。的谎言中期冀重回医院治疗。
“求求你们帮我打听一下,有没有人要地要房子,我把房子和地都卖了凑点钱,他父亲没钱我就不救了,可我得想办法留下儿子一条命呀,他还那么年轻……”在另一间房子,张林军的母亲不停给大家磕头,怎么拉都不肯起来。“先前给张延祖治病,他们家就花光了所有积蓄,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现在她儿子又成了这样,每天的透析费就高达2500元,要治疗就必须换肾,换肾得几十万元,她实在是没办法了呀。可是他们家的房子根本就卖不了几个钱,田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我们只有使用权,是不能卖的。”保书记抹了一把眼泪对记者说。
村民伸援手 谱写爱心歌
10元、20元、100元、200元……在得到张延祖父子患病的消息后,大横村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慷慨解囊,纷纷向张延祖父子伸出了援助之手。村民张恩林媳妇常年有病,四个孩子中一个上高三,三个上初中,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家里穷的买不起化肥交不起水费,可是知道张延祖父子患病的消息后,他毅然从邻居家借了50元钱捐了出来。村民张路德老人已经70多岁了,两个儿子都是残疾人,媳妇是智障,老伴又长期有病。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便是每人每月55元的低保金,全家人到现在住的还是破窑洞,是大横村有名的贫困户。然而得到张延祖父子生病的消息后,张路德老人还是毫不犹豫地从箱子底下拿出了家里仅有的40元钱,捐了20元。
与此同时,大横村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们迅速召开了会议,并向村民们发放了倡议书,号召大家都向张延祖父子献出一片爱心。在村委会的号召下,兰州永宏太平鼓等几家在大横村的企业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截至目前,已募捐善款16000多元。“尽管村民们还在陆续捐款,可我们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实在是太贫困了,我们捐的那点钱与几十万元的换肾费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救不了张林军的命,我代表我们全村人恳求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能帮帮我们,帮帮张林军以及他们这个不幸的家庭。”保书记哽咽着说道。
本报开通爱心捐助电话:
0931-8488385
新闻推荐
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获得六千万元资金支持 皋兰12万亩耕地灌溉条件三年内升级
【本报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再次沐浴着皋兰县7个乡镇的10多万农民朋友。新春之际,记者从皋兰县水务局获悉,经多方努力和积极争取,皋兰县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列...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