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的出租车很牛
1月12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在西关、火车站、东岗三地对出租车拒载行为进行暗访,体验高峰时间打车难的问题,并发现了26辆出租车拒载。14日,记者在火车站又发现3辆出租车拒载。兰州市城市运输管理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城运处将首先向本报报道的29辆拒载出租车“开刀”,进行专项整治活动。
城运处
将公布对拒载出租车的处罚结果
12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体验兰州市各路段高峰时期打车难的问题,并对拒载的26辆出租车进行了曝光。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浪等门户网站予以转载。同时,热心读者也对出租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14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兰州市城运处采访。该处负责人表示,本报的报道切中要害,领导十分重视,并做出了相关部署和要求。他们对打击拒载的态度十分坚决,并充满信心。当天下午他们将开会商讨解决出租车拒载问题,并尽快召集本报曝光的29名拒载出租车司机,对他们的违规行为在全市出租车行业予以通报,还将对他们进行培训,专门让他们再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相关规定对他们进行处罚。针对本报反映的出租车司机不打计价器、胡乱要价的行为,该处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将从重处罚以儆效尤。兰州市城运处还表示,借此机会,他们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彻底遏制拒载现象的发生。不久,他们将把本报曝光的29辆拒载出租车的处罚结果予以公布。
市民
痛斥出租车拒载
本报对于兰州市普遍存在的出租车拒载问题报道后,当天就有很多读者致电本报诉说自己的遭遇和观点。一名叫吴大江的读者打电话说,兰州晚报一直以来将民生问题作为老百姓的大事来关注,很切合老百姓的利益,出租车拒载问题现在十分严重,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对于本报报道的那些拒载司机,应该从重处罚,以儆效尤。晚报曾经也报道过很多的哥的姐见义勇为以及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为什么还会有很多司机拒载,甚至轰撵乘客呢,其实,只要主管部门严管,这个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还有一位在媒体工作的蔡先生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不管理由有多么充分,一个行业的秩序混乱,怎么说,行业管理部门都难辞其咎。对于拒载的处罚是有明确规定的,可这个规定却形同虚设,根本管不了事儿。正因为无所顾忌,所以他们才可以理直气壮地以一句‘不顺路,不去\’,把已拉开车门坐上车的乘客轰下去。”
民评代表
树立服务为先的经营思想
打车难以及出租车拒载问题,早已引起兰州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兰州市民评小组曾经对市城运处的政风行风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议,对于存在一些如黑车屡禁不止、出租车拒载、打车难的问题进行过研究。
兰州市民评小组建议:交通部门对这些问题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出租车行业,要树立全行业服务意识,提升自身服务品质,抛弃狭隘本位的选择性经营概念,树立服务为先的经营思想,全方位占领运营市场,让黑车失去生存的空间。尽快建立覆盖全市的监督投诉系统,利用广大群众作为监督者,让黑车无处藏身。建议出租司机和车行调整交接班的时间,希望政府各职能部门能制定出相关条例,引导司机交接班的时间,从而根本上解决上下班高峰期市民坐出租车难的问题。增加加气站的建设,彻底解决加气难,减少出租车排队加气时间,确保高峰期道路营运车辆的数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受乌鲁木齐降雪天气影响,兰州18日往返乌鲁木齐共10个架次的航班中,有两个班次被迫推迟起飞和备降兰州。其中,乌鲁木齐经停兰州前往杭州的GZ6951/2次航班,推迟到13时起飞,16时到达...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