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讯 随着兰州市汽车总量在短时间内激增,路少车多的矛盾在去年集中“爆发”,兰州在进入“汽车时代”的同时也步入“堵车时代”。兰州交通拥堵问题成为本次政协会上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多个党派的多份提案都在关注这一问题,参会的委员们还提出了很多建议,为治疗“肠梗阻”开出药方。
现状 汽车流日益膨胀
虽然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条马路上能承载的车辆总数是有限的。在市民革提交的提案中就指出:突飞猛进的汽车时代让兰州已滞后的道路建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大街小巷车流滚滚,多条道路频繁堵车,交通肠梗阻提前爆发,兰州交通压力越来越严峻。尽管交管部门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加大疏堵力度,但面对日益膨胀的汽车流,心有余而力不足。”
“兰州市现有交通以地面交通为主,公交交通体系单一。”市民盟在提案中指出,“兰州市主要线路多为东西走向,道路网为带状,各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成棋盘式路网结构,部分路网为放射式,线路重复系数为6.63。主干道未能达到立体化,没有地铁、轻轨、高架道路,立交桥也仅有几座。”
远景 轨道交通是希望
要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快道路建设是关键所在,正在建设的南山路和正在积极筹划的轨道交通能有效分流过境车辆和出行人群。另外,市民盟建议,加大市区南北向道路的拓建,增加规划路网的覆盖密度,充分发挥城市主干道的“达”和次干路、支路“通”的功能。加快黄河桥梁规划的落实,加强黄河两岸交通系统设施的建设,解决交通阻隔问题。
市民盟还建议,政府应尽快组建成立兰州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进行兰州市的交通流量调查、分析与预测,每年向政府提出改善兰州市交通问题的建议对策和政策预警。
错时 缓解交通压力
市民盟在《关于推行错时上下班制解决交通拥堵状况的提案》中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城关、七里河两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错时上下班的指导意见。解决7:30—8:30、11:30—12:30、14:00—15:00、17:30—18:30时段堵车问题;建议在省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上下班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城关、七里河两区区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上下班制度进行调整,实行冬令时、夏令时两种制度,在10月—次年2月份实行冬令时,在4月—9月份实行夏令时。在冬令时上午上班时间为8:20—12:20,下午上班时间为14:00—17:30;在夏令时上午上班时间为7:40—11:30,下午上班时间为15:00—18:30。
限行 给现有道路“减负”
针对兰州目前的交通现状,市民革在《关于对市区车辆进行有条件限行的提案》中建议,由市政府出面责成公安交管部门对市区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实行机动车辆按号分日准行制度。但实施限行措施的难度较大,不可操之过急。可先征求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时日试行并不断完善,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制度。限行措施也是过渡之计,随着兰州市区道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限制也相应会取消。
市九三学社在《关于不断改善道路交通的建议》中,也提出“应借鉴北京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实行私家车在一周内停驶一天的规定,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兰州市交通压力。”
拓路 让主干道更宽敞
市九三学社在《关于改善兰州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中分析认为,拓宽现有东岗东西路,取消东岗东西路上的所有隔离带,适当压缩人行道路并取缔人行通道上的障碍物,加宽五里铺桥,移走妨碍道路通行的树木,改现有道路为双幅八车道。改造西津东西路段。移除路两旁的花坛隔离带和其间的树木,改2-3车道为双幅八车道,将人行道上的树木进行修整,保留较大的健康树木并间种、套种其他适合兰州市区生长的树木,使西津路变得更加亮丽、整洁、美观而又不影响道路通畅。
改造 拓宽火车道口
因为历史问题,铁道和公路的平交道口如今也是阻碍交通通畅的主要原因。七里河区的西津西路全段堵车现象严重,在兰通厂北门口有一条铁路专用线与之相交。当初为了交通安全,设有铁路道口,这个铁路道口把西津西路单幅三车道变成一车道,造成交通瓶颈,即使没有火车通过,平时车辆十分拥挤,堵车非常严重。如果再有火车通过,铁路道口一关,道口两侧的车辆挤压一公里到两公里长,等上十几分钟火车通过后,道口打开,单幅三车道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堵车的疙瘩半小时也难解开。市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建议,将铁路道口的轨道小车护栏改为杠杆护栏,这种道口护栏的开和关动作敏捷、结构简单,开和关动作连贯、快捷,还不占地方。把当前的道口一车道变成三车道,解决火车不通过时的交通瓶颈和堵塞难题。
新闻推荐
在200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的20件实事中,市社保中心项目及与此相关的“金保工程”和人力资源市场两个项目分别被列为第15件、16件、17件实事。在项目申报、批准和立项过程中,市委、...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