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包就可以入住,享受家一样的感觉。”普通的住宅房摇身一变就成了宾馆,只要客人交钱后就可以居住,还可以做饭、洗衣服。近年来,“短租房”在兰州悄然出现,并且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出现。“短租房”在方便旅客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规范日租房管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住宅变身成旅馆
近日,记者根据知情者提供的消息,联系到一位“短租房”老板。那位老板在电话中介绍说,他的房子在铁路局和火车站都有,面积有45平方米的和80平方米的两种,如果长期租45平方米一个月是2000元,日租金每天收120元。80平方日租金为180元。
随后,记者以租房为名找到火车站的“短租房”。这里位于一个住宅小区内,如果不是与老板打电话联系,根本不知道住宅楼内有旅馆。在老板电话“指挥”下,记者进入一居民楼的7楼,进入了一套房子内。这房子内设施与一般的家庭住宅一样,客厅有沙发、电视、微波炉等家电,还有衣柜和床等设施。记者问老板如果要住,需要什么手续,老板回答说,交500元的押金,再登记一下身份证就行了。当记者说如果出去后回来门怎么开?老板笑着说,这就和家一样,会给你钥匙的,住在这里图得就是自由。
2“短租房”全是“黑户”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短租房”全是在网上招揽生意的,赶集网、百姓网、房产网等很多服务类网站上都有。只要输入“短租房”、“日租房”和短期公寓等词,就会有10几万条信息。“兰州的短租房都没有手续。”知情者刘得明(化名)介绍,他原来开过“短租房”,比较了解其中内幕。兰州开“短租房”的基本上都是二房东,先租几套住宅,然后摆上床,沙发、家电和日用品等,就可以开张营业了。由于是在住宅楼内,不用办理任何手续,也不会有人来检查。兰州“短租房”最早是2006年左右出现的,当初只是在报纸的房产版面上打一点小广告,现在随着知道的人增多,全在网上招揽生意,费用低,并且管理部门人不知道。
3“短租房”是变相小旅馆
“短租房”的网上介绍中说,“让您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四海为家、四海有家\’,短租公寓位于兰州市中心繁华区域,那里交通方便,餐饮、娱乐、商城等样样俱全,附近有休闲街、文化宫、菜市场可以方便您随时买菜回家做可口的饭菜。给您一把钥匙,这里将是您出差旅游最好的归宿。”
一位业内人士说,通过上面的这些广告语,就可以明确判定这些所谓的“短租房”,实际上与宾馆、旅店服务内容完全相同,就是变相经营的小旅馆。他介绍,“短租房”,又名“移动公寓”、“日租公寓”、“自助公寓”,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将房屋短期出租给客人,传统意义上我们称为“家庭旅馆”,现在“短租房”这个概念已经慢慢为大家接受。在传统租赁市场上,租客的租赁时间一般为半年到几年不等,“短租房”就是将这个时间缩短,提供从一日起到几个月的租赁服务。
4“短租房”除弊才能兴利
在兰州市的中心城区、大学周边、车站、旅游景区附近,“短租房”都比较多。这些“短租房”满足了来往人员追求方便快捷的住宿需求,且价格便宜,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短租房”在价格上要比同等品质酒店低很多,可以有做饭、洗衣等自助活动,少了宾馆的约束,有家一般的感觉,比较符合有特殊需旅客的要求,是大宾馆的有效补充。
但因“短租房”属新兴市场,经营管理还不成熟,也没有一定的行业规则,还存在诸多隐患。如:多数“日租房”属于无证无照经营,不严格查验入住人员的身份证件,为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提供了违法犯罪的场所;设备简陋,消防设施不完善;在卫生上也存在问题,床单、枕巾很难保证清洁干净,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有业内人士说,“短租房”既不是旅馆业,也不是简单的房屋租赁范畴,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性质,在管理上就出现了监管空白。而且有些经营者和入住者缺乏法律意识,由此就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争议。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强引导和规范。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5日至6日是今年甘肃省高考生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想报考三本院校及专科的考生要抓紧时间选择学校了。由于今年三本及专科的分数线将于考生填报志...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