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日活动中,范长江次子范东升格外引人注目。《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已有75年了,范长江离开我们也有40多年了,这位中国新闻界的“明星”人物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么,范东升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他选择从事新闻事业是否与父亲有关?8月1日,本报记者对范东升进行了一个简短采访。
“做新闻似乎是‘命中注定\’”
“《中国的西北角》出版时,我还没有出生。等到我懂事一点的时候,父亲会经常讲起那段经历和历史。”范东升说,父亲1970年就去世了,因此与父亲相处不过10多年。但是,即使这短短的10多年也给范东升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甚至于影响到他的一生。
“开朗热情、善交朋友是许多人给我父亲的评价。但在我眼中,父亲很严肃,也很严厉。他在讲西北万里之行的经历时,会让我谈听后的体会。可那时候毕竟太小,不懂什么大道理,所以也谈不出个什么来。父亲就会罚站,让我站一边去想,想清楚了再来说给他听。”范东升说,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父亲的教悔。
“文革”时,范东升在内蒙的农村。那段时间里除了劳动,范东升总喜欢和当地一位老先生下围棋,后来和老先生聊天时,聊起了《大公报》及范长江。“老者说起了父亲那些报道和曾经引起的轰动,这些都是我没有听说过的,对我影响非常大。做新闻对我来说,应该也是‘命中注定\’的事。”范东升说。文革后,范东升如愿考取北大新闻系。
范长江共生有四子,范东升是次子,也是唯一继续新闻事业的人。范东升曾做过记者也当过编辑,先后在报纸、杂志和网站工作,现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欣喜看到大西北的崛起”
谈及此次论坛活动,范东升说,近些年来,全国举办过多种形式有关范长江的论坛和研讨会,而像兰州这样高规格的论坛还是第一次。
“75年漫长岁月过去了,世事沧桑,人间巨变。在我父亲的笔下,大西北地区曾经是那样荒蛮、落后和愚昧,几乎与现代社会相隔绝,老百姓饱受经济贫困、政治黑暗和民族冲突之苦。而令人兴奋和欣慰的是,今年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欣欣向荣和崛起中的大西北。”范东升感慨地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国内各界人士特别是西北各地人民仍然在深深地怀念我的父亲范长江先生,仍然没有忘记他那一次不寻常的采访,时光的流逝并没有湮灭《中国的西北角》这本书留下的永久的历史印记。
范东升认为,研究范长江的新闻生涯,不仅是重温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一个经典传奇,而且给了现代人一个返本归真的机会,去再次回顾业界前辈走过的光荣历程,反思新闻人的专业理念与操守,追问新闻业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的。
新闻推荐
7月6日开始,国内地板巨头安信地板在三森美居四楼安信地板专卖店,清爽拉开为期一个月的“安信地板辉煌17年答谢惠”大型优惠活动。大品牌才有大实惠,八重好礼今夏送...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