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怎样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样进一步加快文化兰州建设,推动文化兰州的建设成果以中国文化的形象走向世界?这些问题,在《中共兰州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兰州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我们都能找到答案,这就是“突出抓好文化品牌建设,着力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传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十七届六中全会在鼓励文化内容生产方面,强调文化创意的提升和文化品牌的树立,并提出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号召力的知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这与我们文化兰州建设中正在实施的打造精品文化工程的理念完全一致,这是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竞争力的体现。文化精品是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能够集中体现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要求我们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深入发掘西部文化资源,拓展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推出更多具有兰州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切实抓好“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重大奖项参展参赛作品的创作生产。新世纪以来,我们兰州出品的舞剧《大梦敦煌》成为了中国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屡获国家大奖,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中国高雅艺术“多演出、多产出”的典范,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范,就是我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文化兰州建设中,品牌建设方面我们有经验可总结,有规律可遵循,一定可以着力推动今后的文化精品创作生产。
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要求我们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创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和成就宣传,为兰州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加强舆情分析研判,改进舆论监督,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要求我们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对互联网的管理和互联网文化建设,进一步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兰州的广大文化工作者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自觉担当使命,焕发创作活力,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让文化兰州的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为兰州率先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于12月22日获悉,有着中国“小高威”美誉的世界著名长笛大师陈三庆先生将于2012年1月10日亮相兰州市,为兰州人民送上新春的高品位视听盛宴,并为专业长...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