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凡人善举”传递爱心榜样树立文明标杆 本报“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记者走进社区与居民一起分享感动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3-28 00:34   https://www.yybnet.net/

3月26日,由本报和白银路街道联合举办的“学习凡人善举争做兰州好人座谈会”在白银路街道举行,兰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相关负责人和本报“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报道过的志愿者、居民以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与本报记者一起,聆听社区居民学习争做兰州好人的温暖故事和切身感受。

亲历感动带来社会正能量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在白银路街道“学习凡人善举争做兰州好人社区居民座谈会”上,志愿者和居民说起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如数家珍。现场志愿者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这些平凡的故事却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其中兰州双龙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雷锋”车队代表刘方恩经理在谈到自己的切身感受时也是感慨颇多。首先,他认为通过“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大力提倡助人为乐的风气特别好。目前他们公司有120辆出租车,每年乘客遗忘在车里的衣物、钱包、电脑、材料、文件不计其数,他们都通过各种渠道交还给失主。曾经有一位博士将自己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丢在车上,司机根据资料上的相关信息,通过多种渠道送到乘客手中,此类事例不胜枚举。除此之外,在2004年公司的一辆车号为“81021”的出租车司机为老弱病残的乘客提供免费服务,后来虽然没有推广但是这位司机一直默默地坚持做着,用自己的行为和力量去帮扶那些需要帮助的乘客,让爱和善举在车厢里传递。现在,他们通过街道为辖区残疾人发放了免费乘车卡,只要这个群体有需求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在路上都可以免费乘车,每个月这样的免费接送都有十多次。

街道的负责人党工委书记郭薇认为,凡人善举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学习凡人善举”就是聚焦平凡好人,珍存生命中的感动。尽管人们的个性不同,职业不同,兴趣各异,但把楷模作为参照坐标,审视自己,比照他人,寻求自己与他人的价值认同和共识,是人们有意无意会做的一件事情。因此,街道通过雷锋车队、爱心储备银行、爱心敬老饭桌、便民服务队等等这些载体,让社区居民都能感受到身边的好人。而且今后街道还将借助“和谐家庭”、“优秀少年”、“最美志愿者”的评比等等,在辖区营造展现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诠释道德的内涵和价值,唤起每个人身上的道德共鸣。因为,凡人善举不仅是托起这座城市的文明新标杆,也是街道“小社区大家庭”理念的基础。

做好事是一种心灵碰撞努力奉献让自己更快乐

彭青龙——这个腼腆的小伙子,普普通通的理发师,四年来一直为残疾人免费理发的事迹经本报“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报道后,如今成了社区里的“知名人士”,不仅周围很多居民慕名而来找他理发,还多了不少粉丝。说到对“凡人善举”的理解时,彭青龙说,以前在他心中,学雷锋是特别崇高的一件事,但是用“凡人善举和你一起”这种新闻栏目的报道形式来解读、诠释雷锋精神,让人觉得更为亲切。就他自身而言,兰州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既是他的粉丝团,也是他力量的源泉。他说,自己给孩子们免费理发,三年的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提前一个钟头去学校给孩子们先理发。彭青龙说:“每次看到这些孩子,我都会特别感动。其他的我也不会,能做的就是帮这些孩子收拾一下头发,对此我感到开心也收获了幸福。”彭青龙还有一群特殊的网友,那就是已经离开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他们通过QQ与彭青龙预约时间去理发,他们彼此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依恋。

彭青龙告诉记者,他觉得“凡人

善举”不是单纯地做一件好事,而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那些源自心灵的真实感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心成就收获的过程,在付出的同时他自己的内心也倍感温暖踏实,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彭青龙说,自己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母亲因车祸早世,十四岁从偏远山沟农村独自来兰工作,在举目无亲的都市里,也有过饥一顿饱一顿无处安身的经历。为了生活,他在牛肉面馆不顾尊严吃别人剩下的牛肉面,也曾因食不果腹连上楼都要扶楼梯扶手。但就是这样一个母爱缺失,自己糊口举步维艰的男孩却将所有的爱都回报给社会,靠着自己辛勤努力打拼了一间规模不算大的普通理发店。如今不仅为辖区的残疾人免费理发,还为他们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每一位残疾人的姓名和理发的日子,开店至今,跟着彭青龙一起工作的人,没有一个离开的,也不会抱怨工资少,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抱着同样的梦想工作生活着。同时,他还表示,愿意在自己店里免费培训辖区下岗职工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做好身边小事帮助他人坚持付出便可收获幸福

“我觉得凡人善举就是做好自己举手之劳最简单的小事,因为在生活当中这些小事就是关乎老百姓冷暖的大事。”被徐家巷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忙人马大姐的楼院长马秀英,在提及“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时这样理解。马大姐还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她说做大事叫公益,小事就是善举。前段时间“五七工”摸底,很多老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五七工”,有的无法开具相关手续,她就上门逐个耐心解释跑前忙后,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关乎每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通过马秀英帮忙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后,老人高兴的要请她吃牛肉面。有时到一些空巢老人家里登记材料,她就问问老人的生活身体情况,临走时老人还要问一句,下次什么时候入户,听到马秀英说材料已经登记不再入户时,他们往往非常失望。从这些细节上马大姐意识到这些老人,不是物质上匮乏而是精神上空虚,虽然社区有棋牌室,但一些老人还是不愿意加入其中,他

们这个群体在晚年找不到归宿感同时更渴望亲情。于是,马秀英就积极联络将楼院里有着相同喜好的老人组织到一起让他们乐享晚年。马秀英说,平时大家伙都夸自己爱说笑,其实小家大家都是家,她愿意每天将快乐送给身边每一位居民,同时自己也收获幸福与快乐。

与说话间笑声爽朗的马大姐不同,西北新村敬老饭桌的志愿者张永霞话未开口就已经眼含泪水。张永霞是辖区一位下岗职工,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1990年在爱心老年饭桌做一名厨师,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的打理着15位“三无”老人一天两顿饭的饮食。女儿今年读高中,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因为是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也只有几百元,今年年初自己的搭档不干了,每天给老人做饭的担子都落在了张永霞一人肩上。工作上的辛苦她尚且能忍受,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穿漂亮衣服,上最好的补习班,而自己的女儿连瓶饮料都舍不得喝时,作为母亲她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她想过换个工作,但因为长期相处,这15

位老人都对她有了很强的依恋感。张永霞知道哪位老人口味清淡,哪位老人的饭菜要绵软些。就像葛永强老人,家里连做饭的炊具都没有,只有一个仅供烧开水的旧壶,如果自己离开,老人又会回到饥一顿饱一顿啃着干馒头的日子。每次听到老人说,小张啊,你煮的面好吃时,她就含着泪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还有臧照明老人,他有心脏病,每次老人走过来吃饭都必须要先休息20分钟左右,吃饭时间也要比别人慢,张永霞总是耐心等待。一次下大雨张永霞以为老人不会来了,正准下班时在楼下碰到被淋透的臧照明,她赶紧扶老人上楼帮他擦干并心疼地说,可以打个电话把饭给你送到家里,老人却说他想到这儿吃饭。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把张永霞说哭了,张永霞知道老人离不开自己,她也舍不得这些老人。不善言辞的张永霞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算不算善举,但她懂得将心比心。她说,不管还有多少困难,她都会坚持继续为老人们做饭,老人们开心也是她最大的愿望。

爱心传遍大街小巷为城市文明竖起“新标杆”

居民李蕊告诉记者,在你我的身边,有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很平凡,但总是在你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到我们身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好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充满着温暖与感动,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在平凡中看见了更多的不平凡,有了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社区普通居民非常希望能用学习和座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身边这些凡人善举由衷的敬佩之情。虽然作为一个平凡人,可能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生活中有太多的平凡人用自己的不平凡感动着别人。解读这些善举就像一次心灵的沐浴洗礼。

身为教师的居民陈红认为,当凡人善举成为寻常之事,文明便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有了不断生长的希望。同时,让凡人善举成为文明兰州的亮点,托起这座城市的文明新标杆,这样社会也必将更加美好。学生李辉说,越草根,越感动。折射出民众强烈的道德饥渴感。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包含很多因素。其中,优良的市民道德素养是营造魅力城市软环境的决定性因素,而优秀市民道德素质的养成,更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感召和支撑。身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从“凡人善举”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也从一张张颂扬好人的“道德红榜”中找到了这种力量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而兰州这座城市,因为这些普通人的善举显得光芒四射。

当天参加座谈会的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武青宇告诉记者:“到社区参与这样的活动,让我感觉到了朴实而真挚,正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些平凡而高尚的人,他们所做的善举,让我们感到了温暖,才使平凡中的伟大得以彰显。同时,这些普通的社会个体形成了一种争做善事的群体效应,这种效应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让城市的品牌更靓丽,也让城市的文明程度得以提升。”□记者边卫霞颜娜蒋聪葛强

实习生袁发李军文/图

新闻推荐

国家督学来兰检查体育教育

【本报讯】3月27日,由国家督学李钧带队的国家专项督导检查组来兰检查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副市长胥波和市财政、教育和部分市属学校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nb...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凡人善举”传递爱心榜样树立文明标杆 本报“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记者走进社区与居民一起分享感动)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