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上山扫墓和祭祀祖先的人很多,尤其周末,很多私家车出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就更加剧了路况的拥堵。由清明祭祀引发的交通拥堵,在国内许多城市也不少见。但就兰州的交通状况而言,若因清明祭祀而导致正常的交通出现堵塞情况,则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到了,但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从政府决策层面分析,清明节纳入了法定假日范围后,国家还把邻近的双休日调到一起来休息,无论是从心理还是民俗角度,都是充分考虑了民意的。而作为普通老百姓,则应该文明祭祀、分流祭祀,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便安全便捷出行,不至于因为出行车辆过多而堵塞正常的通行路段。
其实,与往年一样,民政和交通部门都会专门开通清明祭祀公交专线,以方便市民出行。但是,随着祭祀高峰的到来特别是双休时间段祭祀人数的增加,公交专线显然无法满足群众的需要。在这样的前提下,驾驶私家车前往祭祀,不仅省事而且可以免除挤车之苦,这显然是很方便广大私家车主的。但是,当有条件可以使用私家车辆前往墓地祭扫的群体越来越多时,更多的车辆一股脑儿涌向某个特定区域,那么堵车则在所难免。而且这种堵车的趋势还会继续扩大范围,显然,周末的南北滨河路拥堵状况就是基于此。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为祖先尽孝的心情可以理解、值得嘉奖,但若因此加剧市区和几大出口的交通拥堵状况,则真正是好心办了坏事。
更何况,好心本来是可以办成好事的。例如,出行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要使用私家车辆,不方便只是暂时的,如果因此被堵在路上不能动弹,那才是真正的不方便呢!同时,随着国家提倡移风易俗,对先人的祭奠不一定非得到墓前才能表达心情啊!家祭、公祭甚至积极推广网上祭奠,也是很好的方法。特别是网上祭祀,既能表现出自己的孝心,也能为那些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人“追思”先人、寄托哀思,创造一个平台。只要有条件能上网,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实现足不出户、超越时空地为先人上香、献花、祭酒、送歌,或者为死去的亲人留言,将死者的照片传到网上,时间再久也不会泛黄……不会产生污染,也不会扰民或者出现交通拥堵,这样的方式,相信即使已经逝去的亲人也能感受到这份诚意。当然,如果一定要到墓前祭祀,还得开上私家车,也可以像实施交通管制制度一样,进行分流祭祀,这就要求交通管理部门要提前做好方案,才不至于堵得很厉害。
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祭祀,都是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但采取何种祭祀方式,却关乎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各种祭祀方式的进行,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笔者认为,逝去的先人肯定也不喜欢被满山的汽笛声和汽车尾气所打扰。而我们所提倡的文明、简约的祭祀活动,则既包含符合现代的、科学的精神文明新祭品,也包含清净和安宁的祭祀方式和安逸柔和的心境。毕竟,只有心宽了,路才会宽。
新闻推荐
【本报讯】清明节假日期间,市内各公交IC卡充值时间有所调整,兰州公交集团提醒广大市民及时了解,以免影响到市民充值、乘车。据了解,3月31日(周六)、4...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