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3月26日,甘肃省卫生厅印发《甘肃省中医药应急救援方案》。该方案确定,根据灾害伤亡情况,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指定灾区周边未受灾的三级以上综合中医医院和省级中医医院作为伤员收治定点医院。定点中医医院要预留足量床位,开设绿色通道,做好药品、设备、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省级确定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省二院中医科、省三院中医科为伤员收治定点医院。
据悉,方案适用于甘肃省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中医药救援工作。方案指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按照“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工作。根据灾情、伤情、病情、疫情进行快速评估,分级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及事件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响应级别。中医药医疗机构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非受灾地区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中医药救援工作。
根据灾区实际需要,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抽调中医医疗卫生单位年富力强,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组建中医药卫生应急队伍。各支卫生应急队伍不少于10人,设队长1名,副队长1人,包括中医师、中医护士、中医药师及后勤人员。省中医院负责组建4支中医医疗队,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组建4支中医医疗队,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省二院中医科、省三院中医科分别负责组建1支中医医疗队,根据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派遣,赶赴现场支援灾区。
另据了解,省卫生厅同时出台《关于加强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的总体目标是,2012年6月底,各地制定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中医药应急工作机制。2012年底,各地完成当地中医药应急资源整合,科学合理界定部门(机构)工作职责,建设中医药应急队伍,完善组织管理制度。2013年,争取得到国家和省上支持,完成全省中医药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建立科技支撑系统。2014年,测试(演习)全省中医药应急能力,形成统一指挥、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体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26日,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举办的“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暨县域经济采访报道座谈会在兰州召开。据悉,此次活动于2011年6月启...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