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以及全市万民干部下基层,听民声、找出路,倾力帮扶把贫困百姓带上致富路的活动如火如荼,而靖远路街道依据辖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文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在社区管理中困难人口多、拆迁居民多、社会矛盾多、流动人口多、管理比较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的实情,适时开展“1+1”法律顾问进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不出门、不出社区、不出街道便可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包片社区法律顾问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参加辖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法律知识培训,协助街道调解矛盾纠纷。同时,对生活困难、无固定生活来源、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孤寡、空巢、高龄老人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义务咨询和法律服务,将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代写诉状、代理诉讼等多项工作落实到社区,成为集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法律服务窗口。通过每月一堂法制课、每周一个服务电话、每栋楼培养一名家庭法律明白人等具体形式,践行“为民心贴心富民手拉手”。
深入社区俯身倾听家常里短
有句老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那有瓢盆不碰锅沿的,在社区里婆媳不和、夫妻打架、邻里纠纷是常有的事儿,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看似不起眼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升级为民事案件。说到这事,居民陈辉深有感触,他们弟兄两个,哥哥脾气暴躁,刚结婚时经常打老婆,在大侄儿一岁时离了婚,并强霸抚养权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看管不让女方见面。不仅如此,在父亲病重时,哥哥拒绝照顾和负担医药费,但父亲去世后,占着老房子不予分割,所以他这几年活得很累。在居民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小疙瘩还有不少,李金菊律师给记者举了几个事例,比如,子女不赡养、兄妹强占房产、夫妻离婚财产的划分等等不胜枚举,而社区法律顾问无疑是为“法律进社区”添翼添力。
在采访中,辖区的居民提及“1+1”法律顾问,更愿意亲切地称之为“私人律师”,因为确实能够解决普通居民百姓的日常涉法问题,化解社区矛盾纠纷。而“1+1”法律顾问还利用在公众聚集场所宣传、定期回访、社区值班、上门入户等具体形式,主动与社区居民联系并围绕社区居民关心的法律问题,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接受社区居民委托的各类诉讼代理;为符合条件的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参与定点服务社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许多社区居民都表示:以前总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现在律师来到家门口,为群众排忧解难感到非常亲切,老百姓身边有自己的法律顾问这腰杆子硬了。
化解矛盾实地调解邻里纠纷
说到邻里纠纷,人们最熟悉的往往是张家的音箱声音太大吵着四邻了,李家的狗总在楼道大小便了,其实在靖远路街道远非如此,因为开发建设这里可谓寸土寸金,比如有些居民房屋翻新时,因为砌墙时一砖之地会打的头破血流。而“1+1”法律顾问固定办公,免费接受居民咨询将触角前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之前,社区居民遇到法律疑惑时,仅凭借自己的主观决断将事情解决,但最后这些不正当的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导致双方矛盾升级。这样的纠纷所映射出来居民法律观念的问题,也不断提示着开展社区法律服务的必要性以及法律普及的重要性。而“1+1”法律顾问从无到有,也将实现居民法律服务零距离,有了烦心事,不妨先去找自己的“法律顾问”聊聊,很多复杂问题经过法律顾问深入浅出的讲解,设身处地的设想,一些赡养、维权、用工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对于一些涉法问题情况比较复杂的,他们会详细登记,经成员单位商议后及时召集成员“会诊”协助调解,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但就目前兰州社区的现状而言,律师到社区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为社区进行义务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或法律讲座还浮于表面,而“1+1”法律顾问则解决社区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为切入点,设身处地地为居民服务也让这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现在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买房、买车所签订的合同以及买断工龄或内退时的相关协议、新婚夫妻的婚前财产公证、房屋的过户等等,其实都需要一些相应的法律常识。另外,还有许多涉及住户和物业公司的纠纷,业主权益的维护、一些居民遇到拆迁问题时如何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但过程中因盲目和过激触及法律等问题也将随着法律服务工作在社区的逐步深入得到化解。
彰显公证真情相送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而“1+1”法律顾问进社区对法律援助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因为在靖远路街道社区还有一批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让一些困难群众也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陷入困境。而社区法律顾问的出现在中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填充了其间的盲点,将法律援助真正送到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手中,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并通过普法教育宣传,积极为社区干群提供义务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等。其次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定期举办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能力素质,掌握调解方法,积极参与社区内各类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有效维护了社区稳定。最后,发挥诉讼代理人的作用,社区法律顾问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主动为社区居委会及社区群众代理各类诉讼案件,切实维护社区群众的合法权益。
采访时,记者发现在街道各个社区在政务大厅悬挂有包社区律师的照片、电话号码。居民如想得到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只要打个电话,就能得到他的帮助。对此,居民说,有了社区法律顾问他们就多了一个依托、一个靠山。而说到这个“靠山”,农民工朱斌深有感触,他遇到的是讨薪问题,今年过年时,因为拿不到工资心生砸老板汽车的冲动,律师张灏知道后先画了一张简单的图表,将合同解除后公司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纠纷解决的途径向其解释清楚,最后在双方协商的情况下将问题圆满解决。而作为法律援助的典型案例,是低保户居民张某在一起车祸的赔偿案,张律师考虑到当事人张某经济困难,就为其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目前,张某拿回了6000多元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费。
聚焦民生携手帮扶万户居民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还为靖远路法律服务所王毅、张灏、李金菊等3位业务能力过硬的律师颁发了聘书,并向群众发放了法律联系卡,至此辖区8个社区、1个(村)社区已全部配备了专业的法律顾问,今后,居民群众遇到涉及法律的问题都可以找法律顾问,依法调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享受公平正义的法治生活。参加当天活动的城关区司法局局长曾照婷、城关区法院靖远路法庭庭长崔辉德、靖远路派出所教导员司玉龙一致认为,设立“社区法律顾问”是普法工作的一项创新,既满足了基层对法律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有利于深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通过深入社区,律师了解到民情民意,掌握民生诉求,为社区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从而有效提高社区民主管理水平,让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
而说到“1+1”法律顾问的理念,靖远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陈陇表示,专业的法律顾问走进社区,深入居民家中,在接地气、听民声,通过法律手段提供援助的同时,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调纠纷化矛盾的疏导。因为“1+1”法律顾问源自社会化“大调解”体系的建设,集居民矛盾化解、法律诉讼代理、困难群体无偿法律援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新模式等多功能于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民事纠纷,对于符合法律援助的案件给予法律援助的工作。居民的“私人律师”对外直接公布法律“接诊”地址、电话等,发放给社区内居民,方便群众“就诊”。
服务经济贴心诠释法规常识
“法为天平最公道,和谐社会法先导”,靖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晓华表示,社区法律顾问是一个中立的位置,他并不为其中任何一方服务,但却提升了街道的“软实力”,让辖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居安民乐,并通过引导律师、公证、司法、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者,搭建服务经济转型新平台、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新措施。“1+1”法律顾问正是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主动介入文明城市创建、“城中村”改造中,并以独具特色的“法律顾问”模式为普通居民和辖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另外,街道还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法律服务人员兼职人民调解员,使之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并引导老百姓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为“联心联力、为民惠民、构建法治和谐”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规范化创建。尽职尽责,全力引导群众依法按程序表达诉求,全面普法、依法维权,为维护社区稳定、实现社区有序管理、促进社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4日,市国资委召开全市国资系统企业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2011年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情况,与企业一把手签订了2012年目标管理和党政建设目标责任...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