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儿童及农民由于防范意识较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缺乏法律知识的储备和理解,所以他们成为了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及消费中更容易被蒙蔽、上当受骗。个别商家甚至有意识地针对这一群体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获取经济利益,从而使这部分人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每年公布的消费投诉案件也表明,老人、儿童、农民受侵害率更高。
老人警惕保健品陷阱
市民赵老先生打进本报热线向记者反映,近日有人自称是“老年中心”的工作人员,邀请老年人听保健知识讲座,并承诺可免费获得保健品礼包,结果是借保健品之名骗取老年人钱财。“他们说这些保健品可以当药吃,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吃了保健品就会康复。”接到邀请去听讲座的张大妈如是说。正当老人们听着所谓的工作人员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时,却被告知想要获得礼包必须先办理保健卡,拥有会员资格才能领取。现场有部分老人轻信商家所鼓吹的保健品功效,掏腰包办卡领了保健品。其实仔细研究说明书就会发现,这些被老人花钱“请”回的“神药”,就是一般的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更没有商家所说的种种功效。
记者就此类事件走访了兰州市工商局,工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年人在购买时一定要了解商家是否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免费听课、体检、试用、参观和离谱降价可能都是诱饵,收取押金、管理费、手续费甚至强行搭售等才是商家真正的目的。若遇到纠缠不休的“营销高手”,老年人可以“要和家人商量,无法做主”等为由摆脱。如果发现上当受骗,购买到假冒劣质药品和保健品,可向工商、消协或相关部门投诉。如果有重大经济损失,可向公安部门举报。
当心儿童用具藏危机
在家具市场给女儿购买了床和桌椅的刘女士发现,已经在家中摆放了一段时间的儿童床和桌椅依然会散发出刺鼻气味。刘女士打进热线对记者说:“几个月以前,我从家具市场的儿童家具专卖店为孩子买了彩色儿童床和儿童桌椅,花了几千块钱。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家具放进房间后,一直有味道。随后我向商家反映情况,商家给我换了已经在店里摆放了一段时间的样板家具。没想到新换的家具仍然有刺鼻气味,我只得将家具处理了。”
记者了解到,其实很多人认为的家具颜色越艳,所含的重金属越多的说法是错误的。人造板类的贴面家具,颜色是贴面本身具有的,不含重金属。而实木类的刷漆家具,不管无色还是有色,只要是油漆都会含有重金属,与颜色的深浅无关。记者采访消协时,消协人员提醒消费者,不能光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要看卖家能否提供不含苯、铅、水银等重金属的证书。对于油漆的重金属含量,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检查厂家的检测报告。此外,在选购儿童家具时应将安全性摆在首位,并查看家具的外形架构是否稳定,家具的高度是否适中,还要看一些细节,比如家具上是否有突出的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农民要注重书面合同
近日,林先生打进热线说,不久前有商家来收购他和其他几家农户种植的蔬菜,原本已经商量好了价格,可商家却突然以蔬菜没有达到收购标准为借口,要压低价格收购。“本来说好这季蔬菜成熟后他们以优惠的价格全部收购,但当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现在商家要压价格,我们如果不卖,就连原来买种子的钱也收不回来了。”林先生告诉记者。原来,当初农户们与商家商定种植蔬菜时,因为没有合同意识,只做了个口头协议。但是到收购时蔬菜供过于求,市场上出现跌价,商家为保自身利益就找种种借口压价拒收。农民苦于没有合同只是口头协定,想维权也难。
农民林先生所吃的亏就因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到最后空口无凭。现在一些商家打着“订单农业”旗号,却借着农民信息闭塞、缺乏相关知识法规来算计农民,一旦市场波动、订单价高于市场价,就会转嫁损失,违约坑农。对此,兰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参加订单农业,一定要签订种植协议书,协议书详细约定种子、化肥价格提供方式,农产品收购价格、地点。并约定情势变动后,农产品保底价格。签订种植协议书实际是对双方合法利益的保护,合同约定的细则越多,越不容易产生纠纷。
□记者蒋聪实习生杨霜
新闻推荐
打击高速公路偷逃费兰州高速公路管理处开展“百日专项整治行动” 兰临高速公路管理所多措并举在打击逃费车辆工作中初步取得成效
【本报讯】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计重联网收费里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单车单次缴费的费额急剧上升,在利益的驱使下,以各种形式偷逃通行费、恶意堵塞收费站、暴力冲卡...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