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便捷、实惠的网购体验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麻烦和风险,特别是网上支付环节,因遭遇“钓鱼”网站、木马程序入侵而被“黑”掉钱财的事情屡见不鲜,让消费者欲哭无泪。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部分消费者,并结合他们的亲历和讲述总结出常见的网上支付陷阱,并邀请网购高手和业界人士支招,教网购达人一些防欺诈要术。
“钓鱼”圈套真假难辨
在兰州市某中学任教的宋女士告诉记者,上月初,她在淘宝网看到了一件很心仪的饰品,当时身边同事建议她去淘宝商城购买,但商城价格要比淘宝网贵一些,所以宋女士就在淘宝网上选择了一家信誉较好的网络卖家进行交易。当时,商家介绍说这款商品是去年的旧款,今年该店推出了新款,价格和旧款相同,但材质和款式均要优于旧款。经不住“忽悠”的宋女士,打开了商家发来的新款产品链接,并最终决定购买新款。她拍下商品等商家改完价格后开始支付。可在付款时,却遇到麻烦,显示器始终显示支付失败,宋女士反复操作多次,终于成功。然而,付了款的宋女士却一直没有收到货物,也始终联系不上商家。她查询银行卡后吃惊的发现,高于饰品价格数倍的钱已被划走。此时的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并急忙报案。
从宋女士的遭遇中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她就进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钓鱼”圈套。网购骗子首先利用一个“诱饵”网页或者盗取一些店铺的ID制图郇海来伪装成卖家,放出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引诱“鱼儿上钩”。当消费者“上钩”后就会和他们接触,而他们在消费者支付的过程中用后台生成事先精心篡改的网银交易订单,劫持交易,将买家的资金用来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订单付款。
与宋女士有着类似经历的梁先生遭遇网络诈骗的过程显得更为离奇。前段时间,梁先生在网上选购了一款手机,但付款后的第二天商家告诉他暂时无货并立即退款给他。稍后,商家就在“发货备注”的说明里填写了“退款”,并告诉梁先生点击“确认”后输入支付宝密码就可以收到退款。然而,梁先生在按照商家告知的步骤操作后只显示了操作成功却始终未收到退款,商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网上查阅了支付的相关过程后,梁先生才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当中。此时的梁先生才意识到,使用支付宝并非绝对安全,在使用前一定要严格遵守网购正常程序,为了确保交易安全,一定要在收到商品并确认后,才可输入“支付宝账户支付密码”并同意付款,而不要轻易按照商家的指导进行操作,更不要在没有收到商品之前点击同意付款。当发现受骗后,消费者应立即和淘宝客服小二联系,追回被骗款项。
木马病毒防不胜防
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在网购时还曾遇到过线下打款、木马植入控制、在搜索引擎中植入假网站等形形色色的诈骗手段。总体可归纳为偷换订单、植入木马、窃取信息等几种。偷换订单主要是针对通过网银支付的网购买家“钓鱼”,骗子一般先在其他支付平台上创建一个订单,然后发购买链接给买家,买家点了后会跳转到银行的网银支付页面,跳转期间订单其实已经被换了,买家付款之后便有去无回。植入木马是利用木马
植入病毒程序监控网购者行动,当网购者买东西时相关订单会被病毒悄悄改成支付其他平台的其他收款人。窃取信息的手段是利用假冒网站收集受害人信息,使其资料外泄,而假网站基本都会在消费者已登录的状态下让其重复输入账号和密码。记者了解到,在所有的网上支付诈骗案件中,“网络钓鱼”是常见的手段。实际上“网络钓鱼”的原理很简单,让买家访问一个种下木马的网站后窃取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但这一骗术已经衍生出了无数“变种”,也因此害得网民常常上当。
对此,网购高手何女士建议,在网购过程中,应将常去的网店添加到浏览器收藏夹或牢记,避免从论坛、贴吧、博客、微博、QQ消息中点击有关链接访问网店。正常的支付页面基本都会使用https协议传输,也就是浏览器地址栏会有一把小锁标识。要时刻提高警惕,尤其在商家提出不常规的要求时,更需谨慎,并发出了网站搜索需谨慎,同时,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不要接收对方发送的任何文件,这些文件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一旦打开就会中毒。此外,消费者要注意保护各类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包括用户名密码及银行卡卡号密码、邮箱、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新闻推荐
市领导调研兰州市重大城建项目 元通大桥年底具备通车条件金雁大桥今年7月正式通车
【本报讯】3月14日,市委常委、副市长俞敬东先后前往元通大桥、金雁大桥、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和607号规划路的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工程进展,并对下一步的项目建设提出要求。据了...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