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5月29日获悉,由中华诗词学会、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诗词学会、兰州历史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承办的“黄河之都”中华诗词楹联大赛自开始向海内外征稿以来,得到了省内外诗词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仅一个月时间便收到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经过评选后将用于装点正在积极筹备、设计中的“天下黄河第一楼”。
“天下黄河第一楼”选址初步完成
兰州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
略地位。自唐至清,兰州黄河岸边曾有“临河驿楼”、“金城北楼”、“荡喧楼”等名楼,与滚滚黄河交相辉映,是各时代黄河岸边标志性的景观。兰州市将借鉴江南名楼的特点建成“天下黄河第一楼”,并围绕这一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群和经济文化圈。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立项、综合文化创意以及相关的论证、设计过程中。
据了解,“天下黄河第一楼”的全方位考察选址初步完成,已从之前备选的9处地址中预选出5处等待专家的进一步论证,这5处分别位于城关区、七里河区的黄河沿岸。该项目依河临城而建,将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多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化地标,旨在全面展示兰州作为黄河之都的风采和地位,以深厚的特色文化内涵带动商业、旅游、文化共同繁荣。
四川省著名史志专家张克复告诉记者:“在兰州修建黄河楼,通过符号化、实体化、情景化的方式,把黄河文化和甘肃悠远的历史人文底蕴转换为可见、可感、可知的实体化存在是十分必要的,最好能与白塔山、金城关、中山桥、水车园连为一体,形成大规模的景观群。可参照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的规模和气势,博采天下名楼之长规划建设,登楼即可远眺南北两山、大河上下,也可近观黄河两岸、兰州街市美景。”
386字长联创下国内之最
记者了解到,在为“天下黄河第一楼”量身定做的配套建设中,将依河延楼两翼修建“兰州黄河母亲中华诗词长廊”,用诗词、书法、雕塑等多种形式进行装点,全面展示龙文化、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在修建的同时就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次大赛的举行就是为了储备良好的文化软件资源,所有获奖诗词都将由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于“兰州黄河母亲中华诗词长廊”,获奖楹联将书写镌刻悬挂于“天下黄河第一楼”。
本次征稿以“弘扬黄河文化,歌咏黄河之都”为宗旨,自4月初启动以来,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征集中华传统诗词、楹联,受到了诗词爱好者们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截至目前,组委会已收到400余幅各种律体、词牌的作品,400余名投稿作者中包括诗人、书画家、教师、军人等各行各业人士,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26岁。
张克复说:“此次征集来的作品从各个侧面歌颂了兰州、黄河的丰厚历史文化以及丰硕的建设成就,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挖掘了龙文化、甘肃精神、文化兰州建设的深刻内涵,部分作品还涉及到兰州的著名景观。其中,一幅最长的长联字数达到了386字,已创造了国内长联之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应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文化”走进大学课堂系列活动的邀请,兰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亮相该校,邀请兰州鼓子国家级传承人、兰州鼓子协会会长、...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