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有着“通向北城人居时代民心桥”美誉的元通大桥15日成功合龙,象征元通大桥已经实现阶段性成果。15日下午,兰州市元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中建七局等相关合作单位到黄河北元通大桥施工现场举行了简单的合龙仪式,并且勉励路桥建设者再接再厉,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为庙滩子整体改造项目以及黄河北的开发建设增辉,为兰州城市建设再立新功。
元通黄河大桥位于城关区,距中山桥以东约800米,北起靖远路高架桥,引桥上跨北滨河路,主跨跨越黄河,平交南滨河路,顺接通渭路。整座桥为下承式钢管拱连续梁组合体系。大桥全长459米,宽26米,设双向四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观景平台,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元通大桥最大跨度150米,截至目前是黄河兰州段上最大的桥梁跨度。该桥由房地产企业独家设计建造在兰州还是首次,这也是元森地产在兰州的开山之作,由其自筹1.8亿元资金进行设计并建造,这一造福兰州的民生工程,也是元森地产依托集团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30多个项目的城市运营经验及实力体现。元通大桥于2010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到现在的成功合龙,至此已完成了大桥的基本构架。大桥成型之后,就进入桥面工程期,预计至2013年6月完成元通大桥整体工程,下半年有望通车使用。
为加快钢箱梁的顶推作业,项目部克服困难,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改进润滑油脂,加大人员和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原来12天一轮顶推施工缩短到8天,创造了钢箱梁顶推新速度。与此同时,项目部为防止顶推过程中钢箱梁发生偏移,确保钢箱梁焊接质量,在施工中增设了限位设施,对钢箱梁顶板、底板以及临时墩进行严密的现场监测,并结合应用多点自动连续顶推、数字监控纠偏等技术,避免了顶推过程中应力的集中。
城市区域发展新动脉
提及元通大桥还得基于元森地产入驻庙滩子说起,为了加快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改善庙滩子脏、乱、差的现状,元森地产提出构想,将庙滩子地区纳入西关、南关核心城市区,“元森大桥”以商家独资的形式提上议事日程,并由最初的“元森大桥”改为“元通大桥”。元通大桥无疑是解决庙滩子、九州、北滨河路交通拥堵的一剂“良药”,也正是基于对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热衷,元森地产这一壮举,在兰州众多房地产企业中绝无仅有。
元通大桥连接兰州市城关区和庙滩子地带,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黄河南北通行状况。从城关区前往黄河北和九州的市民,将不再从城关黄河大桥上通过,直接从元通大桥上通过,下桥后不需要经过北滨河路,就可以直接前往九州开发区和庙滩子,极大地缓解了城关黄河大桥上交通拥挤的情况,以及九州开发区市民绕道的情况。
根据建设方案,该桥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大桥两侧设有半圆形观景平台。元通大桥建成后,将大大拉近黄河北与兰州市中心的距离,并将西关、南关商圈与庙滩子新城联系起来,充分促进兰州向北发展规划的实施,也将使黄河北地区得到整体提升,势必带动黄河北岸经济迅速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连接黄河南北两岸,改善南北交通状况,更重要的是将黄河北岸庙滩子地区通过大桥直接引入以南关、西关商圈为主的核心商业地带,使庙滩子成为一个以北岸商圈为基点,北面辐射安宁、雁滩地区,南面辐射城关区四大商业板块的新商圈。
依托黄河文化打造城市新名片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既涵盖了北国之雄,又蕴含了南国之秀。百里黄河风情线更是兰州享誉全国的城市名片,使其充分反映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融民族风情、古代文明和现代风格为一体,使黄河兰州段成为具有兰州特色的标志性风景线。元通大桥是黄河风情线上的一颗明珠。为供游人观赏黄河风景,大桥将在主桥墩处建两处观景平台,观景平台为莲花花瓣造型。这是兰州目前唯一一座在大桥中央建设观景平台的跨河大桥。
元通大桥,横跨黄河南北的景观桥,在规划和施工过程中将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针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和道路状况,在确保功能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吸取桥梁工程界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设备。元通黄河大桥建成后,在黄河兰州段的正常水位下,距离桥底10米——12米,即便是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大桥距离黄河河面也有8米,完全可以满足游船的通航条件。“景观桥和观景桥”是元通大桥设计的整体理念,为兰州浓厚的人文景观旅游行业又提供了一个新名片,而且大桥正处在兰州黄河景观线上,与兰州旅游规划布局紧密相连,并与兰州迄今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庙滩子整体改造工程(元森·北新时代)共同组成了兰州南北城市发展的宏伟战略蓝图。
新闻推荐
城关区加快推进2012年保障住房建设 五千余套经适房开始主体施工
【本报讯】11月18日,记者从城关区住建局了解到,今年市政府给城关区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7048套,该区为确保完成任务而确定的八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开建经济适用房5100套,目前均已进入主体施工阶...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