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培养自身实用人才 兰州市西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继龙

来源:兰州日报 2012-11-07 20:45   https://www.yybnet.net/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将“坚持人才支撑取向”作为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之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有效办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采取得力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为推进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大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这一决策的提出,从战略的高度将人才工作列为全省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

西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核心工业区,功能定位特殊、区位优势明显,有义务也有责任自觉站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为省市做出贡献。而完成省市赋予的使命,推动“再造新西固”战略的实施,人才工作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人才4.5万余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250人,涉及党政机关、企业生产、文教卫生、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从自身来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周边县区你追我赶势头的竞相迸发,全社会对人才需要程度不断增长,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人才缺乏、实用人才断档、地企交流不够等问题日益突显,某种程度上已影响和制约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适应更新的要求、采取更多的办法,积极培养自身实用人才,推进西固转型跨越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着力解决如何“培养得成、吸引得来、能用得好、可留得住”等问题。

一、围绕西固发展需求,明确亟需“哪些人才”。

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清楚本区缺乏和亟需什么样、哪些领域人才的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既定的“再造新西固”战略目标和“强石化、调结构、聚中心、建新城、治污染”总体发展思路,改造提升石化新城,开发建设物流新城,培育四大支柱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既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也是亟需人才的重点领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类: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已确定建设的兰州铁路国际物流产业园,包括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货运中心站、无水港、公路集装箱中心站及出口加工区等核心项目,内容涵盖规划编制、环评报告、园区管理、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而这方面的人才又相对缺乏,主要依靠外地和上级专业部门,致使实施过程中存在协调不便、与西固发展实际不符等困难和问题。经营城市方面的人才。包括土地的储备、市场化运作、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形象提升等方面,既需要一批懂专业、懂政策,又会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人才。西固农村人口少、所占比重低,这为加快推进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了先决条件,但在具体推进中,适合本地新农村发展的如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农技推广、涉农服务等方面的“田秀才”、“土专家”不多,带领农民致富的农村带头人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人才。涉及文化产业、民间艺术、医药卫生等方面的人才,如久负盛名的“西固灯会”、铁芯子、军傩舞等民间艺术,老中医、土偏方等行业领域,原有的因年龄等原因所剩不多,后续又跟不上,造成青黄不接、人才断档。

二、致力提升人才能力,积极培养“自身人才”。

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自身人才资源综合实力。建立新的人才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区委党校、行政学校等的职能作用,改变以往就理论学理论的培训方式,针对当前西固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培训人员,注重聘请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以案说法”,就物流业发展、经营城市、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实战”能力,减少“务虚”功夫;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合作,采取联姻共建、试点挂钩等形式进行人才培训,多渠道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充分发挥驻区企业多、人才密集的优势,探索建立地企之间领导干部、专业人才挂职交流制度,促进地企之间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增进地企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中青年人才到上级部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见习学习,培养自身的管理型、知识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建立人才培养的资金保障机制。区财政逐年加大预算安排,用于培养各类人才、紧缺人才,改善人才生活待遇、健康保障及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三、注重借用外部力量,积极引进“外来人才”。

实践证明,引进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之一。在全方位、多渠道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通过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各类人才。突出引才的重点。紧盯西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引进能带动支柱产业升级、城市形象改观、社会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特别是物流新城建设方面的开发建设、综合管理、市场运营,经营城市方面的土地储备、建设融资,社会事业方面的知名艺人、有独门绝技的专家等,谋求自身创业,服务西固发展。引才与引智并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和支持辖区企事业单位发挥用人的主体作用,采取业余兼职、短期聘用、人才租赁、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国内外智力。研究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区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西固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投资、技术入股,自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引才引智。引才与引资相结合。引进一个人才,往往能够引来项目,带来技术和资金。招才引智也是招商引资,而且是高层次的招商引资。要借助招商引资这一平台,既注重引进资金和项目,也要花力气引进人才和智力,努力实现人、资双丰收。

四、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用活用好“各类人才”。

培养引进人才难,用好人才更不易。要坚决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社会有地位。用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坚持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在“能人”中选“好人”,以推进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探索并建立组织推荐、社会招聘、群众举荐等相结合的选聘制度,实行经营绩效、考核奖惩为一体,以工作业绩定奖惩、定去留。用好专业技术人才。坚持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标准,鼓励和支持其大胆创新、自主创业,积极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和单位自主择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办法,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用好本土社会人才。积极发掘和使用具有西固特色的各类本土人才,特别是在传统文化、民间技艺、农村发展等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他们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造艺术品牌、带领农民致富,增强他们施展才华的成就感,提高社会的认同感。

五、着力创造良好环境,真情实意“留住人才”。

留住人才,核心要提供有利于人才工作、生活的“土壤”。用发展留住人才。加快推进西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工资性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加大污染治理,使西固成为功能齐备、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区域性城市,增强留住人才的吸引力。用岗位留住人才。结合各类人才的专业、爱好、特长等,用事业、产业、项目为各类人才提供岗位,围绕全区物流新城建设、石化新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给各类人才交任务、压担子,让广大人才才有所用、业有所成。用待遇留住人才。认真落实各类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制定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在经济上予以重奖,在住房、子女上学入托、就业等方面予以倾斜,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环境留住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采取在西固有线电视、西固发展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工作业绩。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各行各业人才,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争当人才”的浓厚氛围。

兴业之策,人才为先。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才发展新趋势,探索新机制,采取新举措,为推动西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新闻推荐

随着气温的骤降兰州的秋天有点微寒成熟的果蔬不愿立在

随着气温的骤降,兰州的秋天有点微寒。成熟的果蔬不愿立在枝头田间,渴望颗粒归仓。摇曳在枝桠上的大枣等不及来迎接它的主人,一粒两粒的从枝头掉落,转眼间,地上便星罗棋布了,走过的路人一脸惋惜,枣树的主...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培养自身实用人才 兰州市西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继龙)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