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是当前兰州市的头等大事。1月16日下午,,来自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经济、农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界别的委员聚集一堂,就如何举全市之力支持新区开发建设建言献策,表达了政协委员对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寄予的厚望。市政协主席王冰,市委常委、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志武,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市政协副主席张荫林、滕兴科、魏职勤出席会议。
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确保新区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新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区核心区及周边群众乱搭乱建、乱垦乱挖的势头回升。市政协委员唐浩漩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底,新区已有违法建设907处。这些违法建设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居民顶风抢建,另一方面是监管不到位。这些违法建设不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加大了拆迁成本、减少了政府土地收益,为新区项目落地带来重重障碍。
针对新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唐浩漩建议:一是要严格规划、摸清底数。新城区总体规划已基本就绪,在此基础上要加快出台各部分详规,在规划基础上审批各类建筑物,由新成立的新城区相关行政部门统一审批管理,符合规划的要鼓励建设,不该批准的一概不批准,切断乱搭乱建的根源。面对违法建设屡禁不止、执法环境恶劣的严峻形势,要摸清违法建设的底子,对辖区房屋审批情况进行扎实细致的调查摸底,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对现有确权标的物进行全面登记、摄像、画图,取得第一手资料,充分掌握违法建设情况。二是要制定政策、严查严治。对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建设,必须坚决依法拆除。三是要加强监管、层层防控。乡镇要选派责任心强、工作扎实的干部加强日常巡查,对一些重点区域要经常走动或者派人盯守。四是要明确职责、齐抓共管。乡镇、村对辖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负有及时发现、报告、制止以及积极协助查处和拆除的责任。执法部门负责做好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巡查、发现、控制、监管和拆除工作。规划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第一时间对违法建设进行调查、立案和认定。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乱占、滥用土地,以及非法交易土地行为的制止和查处。建设部门在证件或手续不全的条件下,不得给违法建设办理相关手续。五是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把法律法规的要求、政府的态度决心、控违拆违的政策措施传递到干部群众之中,引导大家细算违法建设的成本和后果,从而打消投机心理。
打造国家级职教园区为新区培养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和经济园区的高度融合是实现人才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产教结合加快人力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市政协委员王波在《打造兰州新区国家级职教园区的对策建议》中说,随着兰州新区的发展,必将对技术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造兰州新区国家级职教示范园区,既是兰州市产业承接和转型的当务之急,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富民兴陇”战略的长远大计。
王波说,当前兰州新区建设已全面展开,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大胆借鉴东中部地区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与未来兰州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保规划优先安排、投入优先保障、资源配置优先满足,确保把兰州未来发展建立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之上,努力把兰州市建设成为全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战略高地。
王波建议,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通过高端谋划,省市联动,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合理布局,将兰州地区省、市及各厅、局部门主办的各中等职业学校共70余家整合为30家,并整体迁移到兰州新区,在兰州新区建设全省职业教育园区和职业教育聚集服务区,将市区腾出来的职教资源转换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或普通中小学,部分土地转换为教师住宅建设用地。要上下联动,建立五年一贯制的“兰州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要围绕兰州新区建设资源要素集聚高地、重要产业基地、科技创新高地、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向西开放的国际商务服务基地的目标要求,实施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与国家重点建设规划项目有效对接,将职教园区建设与兰州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相融合,与轨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生物医药基地、化工基地、综合保税区、空港物流园、新能源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相结合,加快形成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储备和使用的良性发展机制,确保将兰州新区的职工队伍由农民工和普通工人为基础向以职教园区毕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基础转变,尽快适应兰州新区建设发展对人力资源战略转型的需求。
王波还建议,建立职业教育研究所,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集中国内外高职教育专家就兰州新职教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发挥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和示范的辐射和溢出效应。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引导新区企业在职教园区建立加工车间和员工培训基地,鼓励科研院所和职教园区建立新技术研发基地和推广中心,建立兰州新区主导产业和主体企业参与职教园区建设和资源共享的运行体制。同时要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建立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引导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保障职教园区建设的投入。
新闻推荐
黎凡(右)捐赠的书法作品本报讯1月17日,本报爱心书画室作品征集活动继续火热进行,在众多省内外书画家争先参与的同时,更有书法大家黎凡携弟子祁继庆联手献爱心...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