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专题议政会”。9位政协委员就加快兰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养老服务等市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建言献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祥明,副市长咸大明,市政协副主席魏邦新、孙晓钢、陈卫东、王璇和市政协党组成员宋昌义等出席会议。
创新养老管理体制和养老模式
田明委员在发言中说,兰州市的“虚拟养老院”等创新举措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等相关部委的认可和推广,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为此,田明委员建议,首先要创新养老管理体制,积极探索货币化养老,逐步改变政府直接投入养老服务设施的做法,将有关资金补助给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对象,由其自主选择养老服务机构和方式。对公益性收养任务,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服务。对国家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全面建立和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责任制、民主管理参与制以及按劳分配制度,实现从单纯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对象服务向为社会公众服务转变,从单纯供养向供养、教育、护理、康复和服务、经营一体化转变。加快发展社区老年服务机构,拓展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向居住在社区(村、居)家庭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跨区跨境联合,试点开展互动式异地养老业务,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借鉴国内外“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互助养老”、“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成功模式,积极探索兰州市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
近年来,兰州市启动了公共租赁房建设工作。但是兰州市市场租房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急需政府推出大批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的公共租赁住房。当天的议政会上,政协委员罗钟伟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罗钟伟委员认为,要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首先要落实责任,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步伐。市、区政府要把公共租赁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公租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强化措施,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比例;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罗钟伟委员还建议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公共租赁房的建设质量,切实加强公共租赁房资金使用,设计。在施工、监理等环节监管要加强,严格实施从项目审批到工程立项、开工、验收竣工等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制度,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要严格落实公共租赁房建设过程中的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公共租赁房的配套设施。实行商品房、公租房无差别的“混建”模式,配套学校、医院、商店、银行以及健身、图书馆等设施和场地,并保证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的公平公正。其中可以加强准入审核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审核流程,创新多部门协作的审核机制,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实行房源公开、过程公开、配租配售方案公开,让社会信服,让百姓满意。罗钟伟委员建议兰州市尽快建成高标准、高效能的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公租房的公平配置、合理使用。
丰富居民菜篮子
随着兰州城市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业发展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关区雁滩、七里河区马滩、安宁区迎门滩和西固区一些乡镇的蔬菜种植区已逐渐消失,就目前兰州市的实际情况而言,近郊县区蔬菜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造成了兰州市蔬菜季节性供不应求、菜价波动不稳定的局面。
对此,来自市民革的政协委员李明建议,加强兰州市的菜篮子工程,首先要进一步强化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要在方便城市居民购买的区域建设蔬菜批发市场,特别是“早市”市场。鼓励菜农直接进城销售蔬菜,让居民买上便宜菜。其次可以在居民区建立蔬菜直销点。通过蔬菜协会与社区相联系,建立蔬菜直销点,让便宜蔬菜进社区。第三应该建立蔬菜储备制度。切实把冬春蔬菜储备作为“菜篮子”工程,并且同时发挥国有蔬菜公司平衡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由兰州蔬菜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更新改造榆中、红古等地蔬菜储备库陈旧设备,调整增加库存容量。加快大型蔬菜储备基地建设,由企业带头,国家、企业、个人集资,建设大型蔬菜储备基地,建成分类蔬菜储备库,并且发挥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作用。以市场为导线,蔬菜企业为龙头,发挥蔬菜种植营销合作社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与菜农签订合作协议,直接收购、储备、销售蔬菜,并时刻调整蔬菜种植种类,加快蔬菜流通,保障充足的蔬菜供应来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兰州市“两会微博”开通话题互动后,来自“两会”的热点和提案第一时间通过本报新浪官博(LZWBGB)、腾讯官博(http://t.qq.com/lzwanbao)发出。针对众多涉及民生的提...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