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春耕一开始,我就天天盼着下雨。可是,老天就是不让人遂愿,最关键的时期,雨依旧不下,家里的8亩地一直眼睁睁看着,无法下种。”家住兰州新区中川镇何家梁村的朱金荣老人说。农民种不了庄家,也就预示着家里这一年没有收入,所以,从备耕开始,朱金荣就心急如焚。整个4月和5月上旬,天气好像一直考验着朱金荣的耐心,终究没有下雨。正当老人忧心忡忡时,村里给他送来一批果树、玫瑰苗以及地膜。同时,村里的其他村民与朱金荣一样,喜出望外,开始在无法下种子的地里种植树苗。
如今,何家梁村二社已经有70%村民在地里种植果树、玫瑰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世代靠种植麦子过日子的当地百姓,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这不仅是一次巨大的改变,也是一次很大的尝试,成功与否,农民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不少农民担心起了经济作物的品质和成活率。
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张守琪说:“为了保证农民种植苗木的品种和质量,新区招完标以后与供货商签订了比较详细的合同。”据了解,按照合同约定,如果说供货商提供的苗木品种不是约定的品种,供货商要承担损失。另外,考虑到经济作物三年以后才会有收益,新区确定给种植民生林业的百姓给予适当的优惠补助政策,比如水费补助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获验收通过。这是目前为止兰州市建成的最大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对兰州市光电建筑一体化推广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记者了解...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