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城市地带 兰州市动物园:翘首以盼更加敞亮的家

来源:兰州晨报 2013-09-18 13:31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市动物园的大象吸引了孩子们。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兰州市动物园的大熊猫。

皋兰山北麓,五泉山公园西侧,随着坐标不断缩小,兰州市动物园坐落于此,这里生活着与人类比邻而居的各种飞禽走兽,时过境迁,当人们的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的同时,动物们仍在日益老旧的笼舍中渐渐老去。2007年,一个正在酝酿的动物园搬迁计划牵动了人们的心,人们翘首期盼兰州市动物园的华丽“重生”,然而,直到6年后的今天,那片土地依然沉寂,在这片城市中心的动物王国中,我们似乎看到动物们,正在用它们无助的眼神向人们诉说:我们渴望一片更加自由的天空。

1  “兰州市动物园经过了‘少年时期\’的初建,‘中年时期\’的辉煌,如今已老态尽显,该是旧貌换新颜的时候了。”

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有着对这个城市最独特的印记,如果说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这些城市公园,带给兰州市民对古老历史的缅怀,那么,兰州市动物园则更多承载着人们太多童年的记忆、美好的欢笑和对自然生灵的情感。

进入金秋时节,兰州市动物园也从盛夏的“黄金季节”逐渐步入了一年中的“萧条时代”,伴着微凉的秋风沿着石板路一路向前,放眼望去游客并不多。大黑熊慵懒地趴在地上,偶尔抬头望望蓝蓝的天空,然后踱着缓慢的步子回到黑漆漆的房子里;白老虎也没有了昔日威猛的风采,面对路过的几个孩子大声的“挑衅”无动于衷,在自己狭小的铁笼里“黯然神伤”;大象“麻杆”不像它的名字那样瘦弱,庞大的身躯“窝”在房子里,似乎有点烦躁,用它的鼻子使劲地摔打着铁门,发出巨大的声音……

“动物也是讲福利的,现在我们动物园的动物福利太差。”今年45岁的市民增广明,对于兰州市动物园有着割舍不了的情缘,小时候,这里曾是增广明考了好成绩后的最大奖励,神奇的动物王国,让他沉浸在动物世界中,好像冥冥中与动物们在说话一样。几十年过去了,尽管增广明的儿子早已对动物园不感兴趣了,增广明却还偶尔来转一转。

“几十年了,兰州市动物园里的设施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如果不是带孩子来看,恐怕看的人真不多了。”冷冷清清的动物园里,带孙子来看动物的钱大爷感叹。

的确,如果回到30年前,兰州市动物园一定是市民带孩子来科教休闲的首选,“1972年到1982年这10年间,可以说是动物园的辉煌和鼎盛时期,兰州市园林局全面改造动物园,将二郎庙的30间房舍改建成16栋动物笼舍,并先后新建了熊猫馆、猩猩馆、熊池、鹿苑和狮、虎、豹笼舍,引进800多头(只)动物,使动物发展到80多种1286头(只),那时候,动物园在人们的心中,是非常稀罕和新奇的地方,真是人声鼎沸、热闹无穷啊!”对于兰州市动物园的曾经,一位动物园的老职工至今仍能清楚地记得。

如果时间再往回推,我们会发现,即将迎来的国庆节,也将是兰州市动物园56岁的生日。据介绍,兰州市动物园初建于1957年10月1日,占地面积100亩。建园前,这里坟冢累累,荒草萋萋,只有一所破败的二郎庙,后来,政府把这里改造成了兰州市也是甘肃省第一座动物园,当时的动物园仅有30间动物笼舍,随着多年的发展,兰州市动物园动物家族日益壮大,目前已达到100余种1000余头(只),有被誉为世界“三珍”的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西北特有动物野驴、野马、马鹿、白唇鹿、岩羊、猞猁及甘肃省省鸟红腹锦鸡,还有长颈鹿、亚洲象、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斑马、丹顶鹤等世界珍稀野生动物。

“兰州市动物园经过了‘少年时期\’的初建,‘中年时期\’的辉煌,如今已老态尽显,该是旧貌换新颜的时候了。”增广明这样期望着。

2  “兰州市动物园地处城市中心区,不仅临近铁路,还在阴山坡面,且自身发展空间已接近极限,对大多数动物的生长来讲极为不利。”

同其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城市动物园相比,兰州市动物园的确明显“底气不足”。“我也去过不少全国其他的城市动物园,走进之后,仿佛步入了原生态的动物王国,一池碧水之上,各种水禽在天空自由飞翔,不像兰州市动物园里的水禽区,一汪池水小得可怜不说,头顶还罩了一个大网子;你可以近距离地和老虎、狮子平视,而不是像兰州市动物园里,隔着深深的围墙向下俯视……兰州市动物园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发展水平,动物们也住得不开心。”经常游历于全国各地的导游朱静静,对我们历数了全国其他城市动物园与兰州市动物园的差距之大。

“纵观全国其他不少城市动物园的发展和管理已经越来越现代化,将绿化造景与动物生态环境相结合,新建视觉无障碍的生态化动物展区,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尽情欣赏野趣之美。”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华也感同身受。

关于兰州市动物园目前的发展困境,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重点凸显在发展空间受限问题上。兰州市动物园地处城市中心区,不仅临近铁路,还在阴山坡面,且自身发展空间已接近极限,对大多数动物的生长来讲极为不利。近10年来,新建的熊猫馆、长颈鹿馆、爬行馆、草食动物区、猛禽笼、袋鼠馆、大象馆等设施已显老化,部分动物还住在上世纪50年代的笼舍里。由于场地小,引进动物受到制约,笼舍间距较近,动物间容易感染疾病……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为兰州市动物园发展的瓶颈。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步伐的推进,兰州市动物园周边高楼林立,这片坐落在闹市区的动物王国早已被人类团团包围。“特别是每到逢年过节,鞭炮声不绝于耳,很多动物不能适应受到惊吓,对动物的成长十分不利。”一位与动物们相伴了十几年的老饲养员心疼地说。

另外,由于兰州市动物园处于五泉山公园内部,属典型的园中园,前些年,游人进园需二次购票,很多市民都提意见,如今虽然五泉山公园免费了,但是,每次进动物园都要从五泉山公园穿进来,不仅对游人不便,而且制约了景区自身资金的进一步积累。

由于这些原因,再加上随着经济发展各种游乐场所越来越多,兰州市动物园的客流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火的时候,动物园每年能接待游客80万人次左右,而现在年接待量比过去少了二三十万人次。

3  “兰州市动物园搬迁的提法由来已久,但由于选址、规划及动物保护等难题造成动物园迟迟不能搬迁。”

早在2004年,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出炉,并经过兰州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在此规划方案中,就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兰州市动物园的搬迁。至此,兰州市动物园的搬迁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2007年,兰州市动物园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传来兰州市动物园搬迁的消息,且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当时,经过有关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多次踏访、论证,距离市中心较近的白塔山后山以其适于动物生存、又便于市民观赏的地理优势成为首选地址。

“虽然兰州市动物园搬迁的提法由来已久,但由于选址、规划及动物保护等难题造成动物园迟迟不能搬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一语中的。

据动物园相关人士介绍,在搬迁的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有风险的环节是搬运动物。

据了解,搬运长颈鹿如有必要会使用吊车,但长颈鹿如果在半空中受惊吓乱动,将会导致绳索断裂;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制作大型滑板,将长颈鹿连同笼舍吊到滑板上滑出大门。但可供升降的长颈鹿搬迁笼舍,需将长颈鹿的头向下压低1米多。假若长颈鹿低头时间过长,还可能因供血不足导致头晕、休克甚至死亡。再如给大象搬家,由于山上交通不畅,加之兰州动物园里的大象是亚洲巨象,要将它关入特制的几吨重的钢笼中,再用吊车将它吊到平板车上运走,需要耗时数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既有利于动物生长,又利于市民参观,是兰州市动物园选址的一个重要考量条件。但是,要选定这样一个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新址却相当困难。实际上,近年来,兰州市园林局和兰州市动物园所考察的地段不下几十处,但都被一一否决。直到现在,兰州市园林局及兰州市动物园的相关负责人仍奔波在为动物们寻找合适“新家”的路途中,也因此,让动物们的搬迁之路显得格外漫长。

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园林局将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和确定动物园的搬迁新址。但最终到底要搬到哪里,还要通过市政府召开相关论证会,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讨论。看起来,虽然搬迁过程漫长又多波折,但是却又势在必行。

陈华期望,未来的某一天,兰州市动物园也能够建成一座半野生半圈养的美丽动物世界,让动物们有更为宽敞的空间闲庭信步或自由奔跑。

■ 本报记者 李林娜

新闻推荐

【关注爱牙日二】 护好“六龄牙”终身牙受益

张志瑞  受访专家:张志瑞  本刊健康专家咨询团成员  在职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  现供职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从事口腔临床、科研、进修实习医...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地带 兰州市动物园:翘首以盼更加敞亮的家)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