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平丽艳)在一个由1500个道具组成的巨型“垃圾堆”里,“摇滚猫”、“迷人猫”、“富贵猫”鱼贯而出……昨晚的甘肃大剧院俨然变成了“猫的世界”,30余只猫演绎传奇人生,23首金曲直抵人心,尤其是多次唱响的名曲《Memory》更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近3个小时的演出中,演员的精湛演出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并在“猫儿”的生存哲学中感受着人世间的悲喜起伏。据悉,世界经典音乐剧《猫》中文版也是甘肃大剧院新春演出季的重头戏之一,兰州是中文版演出启动以来走进的第13座城市,剧中扮演“温柔猫”的陈沁还是一位兰州姑娘。
音乐剧大师韦伯打造的音乐剧《猫》被誉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1981年在伦敦首演。音乐剧《猫》中文版是这部音乐剧诞生后的第15种语言版本,已先后在国内多地上演。据该剧主创人员介绍,《猫》中文版绝不是对英语原版简单的复制和语言上的替换,除歌词改成中文、由华人演出、华人技术人员制作外,该剧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版的精华,表演、音乐、灯光、舞美等各个方面,完全保持了与原版同样高的艺术水准。
昨晚8时,随着剧场灯光暗下,演出大幕徐徐开启,舞台上的巨型垃圾场让现场观众震撼不已,上千件道具都和猫息息相关,并且按照正常物品的3倍大小制作,视觉效果极其逼真。“摇滚猫”、“迷人猫”、“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犯罪猫”、“英雄猫”等在迷人的音乐中轮番登场:摇滚猫在聚光灯下狂舞,赢得母猫疯狂迷恋;魔术猫狂转32圈,依旧舞步轻盈;火车猫瞬间在舞台上组装出火车头;保姆猫神速换装,憨态灵动瞬间转换;富贵猫以小汤勺做拐杖,优雅中带着调侃……中文版《猫》的舞蹈和音乐魅力也在演出中展露无遗,其中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其中一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科舞会”舞蹈,更是以宏大的场面令观众目不暇接、大呼过瘾。不仅如此,从开场到结束,猫咪们还不时窜下舞台与观众互动,现场气氛不断升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文原版中,故事发生的垃圾场——巨大的猫窝是一大看点,因此音乐剧《猫》中文版每到一地演出,也尤为注重本土“垃圾”的征集,在上海站演出中,新华字典、军用水壶、月饼铁盒、上海车牌等道具就成了第一拨登上《猫》剧舞台的本土“垃圾”。而在昨晚的演出中,细心的兰州观众也发现了接地气的“兰州垃圾”——一个废弃的兰州车牌。舞台上的“猫儿”还入乡随俗说起了兰州方言:“夯客,走沙”“买个牛大碗走”令现场观众捧腹大笑。据悉,本次兰州之行,中文版《猫》还将连续演出五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汇)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据统计,全球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210万。 近日,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201...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